臺灣古蹟考察團

背景

筆者自2001年開始在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講授《香港的古物與古蹟》課程,課程內容主要包括香港的古蹟與保存工作、保護政策及國際保存經驗等;重點是從歷史及人文角度分析文物保護,當中亦涉及歷史建築研究、記錄及修繕等技術層面。為了提高同學對文物保護的興趣,筆者會於課程完成後,組織選修課程的同學到鄰近地區參觀古蹟及與有關機構或人員交流古蹟保護的經驗。學術考察的表現並不用作評核成績的指標,同學都是自發和自費參加的,他們都是對古蹟及保護工作具有濃厚興趣。2001-02學年首次的學術交流團是到珠江三角洲的深圳、廣州和開平參觀,考察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及與有關人員交流。2002-03年由於非典型肺炎影響而未能如期進行考察活動。2003-04年就以台灣為考察對象,讓同學進一步瞭解兩岸三地的文物保護工作。這次考察誠蒙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系主任蘇基朗教授以及系內各位教授的大力支持,撥款支助同學部份旅費;在台灣方面又得到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系徐明福教授,國立台灣科技大學建築系暨研究所王惠君教授及財團法人台北保安宮副董事長兼總幹事廖武治先生的鼎力支持,安排訪問行程及與同學進行會談並介紹台灣古蹟保護工作,令同學獲益良多。

這次學術交流團於2003年12月21日至24日進行,共有十四位同學參加,他們大部份是主修歷史,亦有主修人類學;他們來自不同的級別。?與的同學希望藉?考察團進一步瞭解海峽兩岸三地的古蹟保護工作,亦有志將來從事與文物保護相關的工作。對筆者來說,能為栽培未來文物工作接班人是一件賞心樂事,筆者亦從策劃至進行這次考察團中獲益良多,實在是教學相長的機會。由於資源有限,同學的考察團在台灣只逗留四日三夜,因為時間緊迫,考察團只集中考察台北與台南的古蹟和保護工作,行程詳列附表一。

為使考察團能達到如期效果,筆者先於2003年10月到台灣進行一次預備考察,感謝徐明福教授的安排及支持,使筆者在台南與台北順利考察重點古蹟單位及與有關單位人員會面。在這次預備考察中,筆者深深體會到台灣的古蹟保護工作發展一日千里,古蹟保護的意識不斷提高,同時亦感受到古蹟保護工作日益艱巨、當中存在不少挑戰與機遇;危機與契機,應該如何處理這種種問題?如作出的協調與平衡?

台北保安宮之修繕

台北大龍峒保安宮是這次考察團參觀的主要項目之一,它是一座建於(清)乾隆二十年(1755)以供奉保生大帝(註1)(Baosheng Dadi)的寺廟建築,取名保安宮是寓意保佑與安人。(註2)廟宇於嘉慶十年(1805) 重建,坐北朝南,總面寬十一開間,是台灣現存約二百多座供奉保生大帝的廟宇中規模最大的。廟內木刻、石刻裝飾及神像均雕工精細,使整座廟宇仿如一件宗教建築藝術品。廟宇最近的修繕工程在1995年至2002年間進行,歷時七年完成,是台灣首宗民間主導及集資進行的古蹟保護項目,整個修繕工程的管理模式採用舊制的主匠合作模式,即業主直接與匠師合作進行工程。(註3)修繕工程採用傳統物料及技術再配合現代科技進行,使重修古結構的同時,亦改善通風、照明、消防、濕度控制等。在維修過程中十分著重保留廟宇的原貌和特色,例如正殿的結構與裝飾看似左右對稱,但實際上是存著不明顯的差異,這是由於在1917年復修時,兩位匠師陳應彬與郭塔對場(比賽)的結果。這些差異的地方在修繕過程中沒有被“糾正”,而是忠實地保留下來,見證廟宇的歷史。當然工程有將近期加建但對廟宇沒有文化重要性的結構除去,例如拆去塑膠板遮雨棚、鋼筋水泥水塔等,以回復廟宇原來的設計和布局。修繕工程於2003年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區文物古保護的優異獎,評審團認為修繕工程在使用現代科學保護方法和傳統建築及裝飾工藝中取得了平衡,對修復的細節亦一絲不苟。(註4)整項修繕費用龐大,約兩億六千萬新台幣,由修繕委員會籌措。據財團法人台北保安宮的副董事長兼總幹事廖武治先生向考察團同學的介紹,雖然修繕費用龐大,而且在整個維修過程中受到不少人的漫罵,遇到不少困難與衝突,但卻沒有減弱他們保護保安宮的熱誠與堅持,實在難能可貴。國立台北科技大學建築系暨研究所王慧君教授亦詳細向同學們深入淺出地講解這項龐大修繕工程的維修理念、過程、困難及成功的地方,令同學們進一步明瞭到古蹟修復工程和保護工作的成功除了財政資源及技術支緩外,更重要的是文物工作者在壓力重重下仍然持守信念的那份堅持與執著。

保安宮的修復工程在現階段可以說是完滿完成,接下來的是更具挑戰性的周邊環境更新及文化空間的重組工程,即怎樣保存保安宮與周邊古蹟及特色街區的歷史紋理,整合當中的空間,以加強社區特色及認同感。保安宮的東南方為孔廟,(註5)是台北市第三級古蹟,兩者之間為大龍街分隔。保安宮的西邊接鄰約高四至五層的新式住宅,與廟宇的整體氣氛不甚配合。廟宇正前方,即南方,為保安宮庭園,是廟宇舉行盛大活動的場所,卻為哈密街行車道所阻隔,哈密街不但分隔了廟宇與活動舉行的場所,街道上的車輛還對廟宇做成?染。保安宮庭園再向南處是特色的地道食肆與商業區。保安宮與周邊環境和歷史地點具有極大的文化旅遊發展潛力,但要進一步強化該區的文化特色,更有效地利用空間資源,以活化古蹟和特色街區及發展文化產業,正如學者建議將哈密街改成步行區、重鋪當區路面、遷移不配合的建築、降低圍牆使空間貫連(註6)等等的措施都會涉及規劃、私有產業及文化政策等多方面的複雜領域,當中如何取得平衡便需要各方面的努力。

註1.保生大帝原姓吳,生於宋代年間,自幼博覽群書,精通醫術,救人無數,於明成祖時被敕封為「昊天闕御史慈濟醫靈妙道真君萬壽無極保生大帝」。

註2.廖武治《大龍峒保安宮古蹟保存經驗》,財團法人臺北保安宮,2002年,頁9。

註3.廖武治《大龍峒保安宮古蹟保存經驗》,頁11。

註4.《大道》,民圃92年10月,第33期,第1版。

註5.台北大龍峒孔廟始建於1927年,至1939年完成,由陳培根、辜顯榮等紳耆獻地及民間熱心人士捐款建成。1972年孔廟的主要獻地者的後人將廟宇捐獻給政府,再撥交台北市政府管理,使孔廟正式具有官方色彩。

註6.台北市政府文化局《台北市第三級古蹟台北孔子廟調查研究》,民國90年6月,頁102-104。

台北迪化街的活化再利用

對於位處地價高昂地段的古建築來說,它們的保存正面對極嚴峻的挑戰,台北迪化街便是其中一例。

迪化街興起於十九世紀晚期,是重要農商產品集散和交換的港埠,至近代仍保留著傳統市街面貌,整條舊街由一幢幢建於二十世紀初期相連的三層高商住混合的店屋組成,外牆裝飾由簡樸圖案至豐富西洋藝術裝飾都有,饒有風味。由於位處台北市中心地帶,地價高昂,重新發展或改造與保存便產生了對立關係,民間要求對老街和歷史街區妥善保存的呼聲在?化街保存運動中頗為突出。為了保存該區獨街的市集形態特色,政府引入容積轉移方法,把區?物業的可發展容積轉移到另外一土地上,以舒緩該物業的發展壓力,?化街是首個將容積轉移列入都市規劃法權利的地區,亦是台北最早以歷史保存為目標來作規劃的地區,區內建築分為全部保留、原樣保留仿古整修與仿古重建三類,嚴格控制土地的使用、建築物的高度與物料、立面的設計等。

容積轉移有效地將?化街老建築風貌大致保存下來,街區還漸漸發展成為海味零售地點,吸引不少本地及海外遊人,帶來經濟效益。容積轉移的執行並非易事,當中涉及非常複雜的法律、土地及規劃事宜。容積轉移可以有效保存古蹟或特色街區,但亦可以產生另一類的都市規劃問題,例如將高市價的商業用地發展權轉移到低市價的地區,造成低市價地區的規劃失去平衡;或是將發展權轉移到基本建設已經飽和的地區,使轉移區不勝負荷。容積轉移固然是很有效的保存古蹟工具,但有效使用以取得平衡卻不是容易達到的。

台南歷史街區

匆匆到訪過台北這個繁忙城市後,考察團即走向台南。浦到台南,府城頓時給我們感覺是一處具有獨特歷史文化氣息和地方風格的地區,豐富的歷史環境中蘊含著不同的層次及變化,彼此相互交織,成為獨特的紋理。不過,這豐富的歷史環境和富有變化的生活環境資源正受著都市化的衝擊,究竟它們應該怎樣理順、保存和利用以配合未來的都市發展呢?

來到府城首先參觀幾處重點古蹟。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歷史保存組研究生廖美珊女士帶同學們由赤崁樓、祀典武廟、走到大天后宮等荷蘭時期和明清的建築,讓同學認識府城歷史和閩南系建築的特色。翌日,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建築與環境規劃組顏世樺先生就為同學介紹台南市中心不同歷史背景的古蹟,包括原台南州廳 (舊建築與新建部份現用作國家台灣文學館及國立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孔廟及鄰近的古建築,顏先生亦簡述了不同時期的府城城市規劃。

筆者在預備考察中得到古都保存再生文教基金會執行長張玉璜先生介紹府城大街工作站對舊社區保存與更新的工作,工作站出版的「府城大街」社區報,介紹區內的特色,當中不單只是包括歷史古蹟,還有令人懷念的親切老店、舊街巷里及台南人的記憶,社區報還刊登社區民眾對當區情懷的文章,以加深民眾對社區的認識與認同,以達到社區保存與營造的目的。

台南孔廟

在參觀眾多的古蹟中,台南孔廟給同學留下的印象至為深刻。它創建至今已有三百多年,是台灣首座孔廟,亦是台灣最高學府 - 台灣府學的所在地,歷史價值不容置疑;另一方面,由於孔廟由官方建成,建築規格較高,所以在布局與陳列上都嚴格遵從儒家精神。台南孔廟雖經歷不同時期的重大整修,但仍然是一組十分完整的傳統閩南建築群。(註7)在建築實體、周邊環境、以至傳統建築空間和禮制空間的布局上都是保存極好的例子,可說是台南保存得最完整的清時期的歷史環境。孔廟前有泮池、泮宮坊(泮宮坊因日治時期僻路而向東遷移)、禮門、義路等。建築主體以大成殿為中心,建於台基之上,兩側為東、西廡,後為崇聖殿,東北角設文昌閣。大成殿以孔子牌位置於正中,兩旁分立四配十二哲,東、西廡則配祀歷代先賢與先儒神主,所有神主的排列都遵守傳統的以中為尊及左尊右卑的規定。由於同學都是主修或副修歷史,他們對廟宇中的禮制空間及神主排列特別感興趣,紛紛研究各建築體的禮制意義和神主的歷史及排列次序,還請孔廟人員來詢問。正當我們在參觀孔廟之時,一位本地老師也帶來約二十多名幼兒園的學生,老師循循教導孩子們認識孔子及向孔子致敬,教育正好是延續文化的最佳方法。

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系徐明福教授在筆者的預備考察中詳細介紹過孔廟文化園區規劃的構想,由於孔廟位處府城中心地區,鄰近有不少各類型完整的日治時期以來建成的政治、文化和商業等建築,例如原台南州廳、台南警察局、台南測候所、擇賢堂、德化堂、鄭氏家廟、報恩堂等古蹟,這一帶便構成府城最重要的歷史街區。學者們都致力研究這區的豐富歷史紋理與文化空間在都市化的過程中的定位,透過實況調查、資源分析及社區參與來勾劃出該區未來的發展規劃,以維護古都的可持續發展及歷史建築視覺景觀、提升人文環境生活品質、又以再生的手法將現代生活環境品質注入,在保存與發展中取得平衡等目標。(註8)

不論是徐教授的孔廟文化園區的構思或是府城大街工作站的目標,正好都是針對了現今古蹟保存工作的重點及困難之處,今日的古蹟保存已不可以滿足於定點的片面保存,而忽略整體的文化景觀與空間的維護。城市發展雖然可以與古蹟及文化資產保存對立,但亦可以透過有效的規劃及教育,使注入現代生活環境融入歷史及文化環境之中,既沒有失去地區的原有風貌,反倒突顯社區的獨特風格與氣息,及加強社區的凝聚力與身份認同。

註7.傅朝卿《台南市古蹟與歷史建築總覽》,台灣建築與文化資產出版社,台北,2001年11月,頁44。

註8.徐明福〈邁向一個具有地方風格的都市保存– 以台南市孔廟文化園區為例〉,見《古蹟活化再利用國際研討會》,2001年,台北,頁12-19。

台南四草自然、文化保護區

為了較全面瞭解台南的都市保存工作,考察團亦參觀了台南的自然歷史保護區,成功大學建築系的畢業生及現任水雉復育委員會的研究助理許勝發先生向同學介紹了四草自然、文化生態區。四草可以說是台南的邊陲之地,以往是漁鹽之鄉,鹽田一望無際,濕地亦孕育著豐富的自然生態資源,但當四草被規劃作工業區後,民眾便對四草的文化資源與自然生態的保存和工業發展展開激烈的討論和高度關注。時至今日,經過各方面的努力,鹽田文化村、野生動物與紅樹林保護區與科技工業區並存於四草。(註9)在文化方面,當地古蹟保護學者有感四草的傳統漁鹽業式微,多年前開始努力重建當地社區,為四草重新注入生命,及為社區創造文化產業,例如恢復已沒落的曬鹽技術,以吸引遊客,建立文化工廠以維持當地居民的生計等。古蹟保護學者找來老鹽工重新修葺及使用廢置的鹽田,以傳承建造鹽田和曬鹽的傳統技術,使這些日漸息微的技術不致在發展的洪流中消失殆盡。由於海水污染,現在從這些鹽田生產的鹽都不能食用,只可以製作成鹽類精品出售,以籌集資金來保護該區面貌、生態及維持居民的生計。此外,學者們還協助當地居民向社區徵集「廢物」或舊材料,例如布廠不用的布料,或在四草區內撿拾遭棄置的物料如枯枝、船隻木材、貝殼等,然後由當地居民透過他們對海洋、大自然及周遭環境的美的感覺,將物料設計及加工成為製品,例如筆袋、頸鏈、風鈴、盛器、裝飾品、垂廉、甚至吊燈等,同學們對居民的設計讚歎不已,居民還鼓勵參觀人士與他們共同利用廢物創作成有美感而實用的東西。出售這些產品所得的利潤亦是用來維持當地居民生計和保存該區面貌與文物。雖然鹽田文化村現在仍未全面完工,但它已發揮著開拓該區的創意文化產業的作用,甚至為其他地方的社區政策定下藍本。

註9.台南市政府《e代府城》,2003年9月第二期,頁5。

台南五條港的保存

成功大學建築系建築與環境規劃組生活環境研究室盧紀邦先生為考察團介紹五條港的歷史及保存計劃,透過熱心的街坊,同學們仔細參觀了位於神農街的傳統街屋。

「五條港」是昔日台江內海,意思是五條港道,即港墘港、佛頭港、南勢港、南河港和安海港,當中又有支港。五條港與舊運河銜接通往與大陸貿易的主要港區,因此在道光年間貿易繁盛,商賈雲集。五條港內的建築都反映了海陸貨運的特色,碼頭及背水依街而建的傳統街屋,都是方便水陸運輸;區內的廟宇與手工藝行業都是配合有關經濟活動,此外還有教堂建築。五條港地區中以北勢街的老街風貌保存至為完整,當地的熱心人士組成了老街關懷團體,關心社區的歷史環境的保存與發展,亦有支持學者在當地進行的街道景觀改善工程及籌辦的文化巡禮活動,例如「做十六歲」(註10);市政府亦計劃將五條港地區列為歷史街區發展歷史景點和商業景點,為五條港地區重新注入生命及活化該區。(註11)從五條港的保存計劃,民眾的參與是不可或缺的因素。

註10.「做十六歲」即中國傳統所謂的「冠禮」,民間傳說小孩子十六歲前是由七娘媽所保護,當孩子滿十六歲時要備齊牲禮祭品,以感謝七娘媽保祐孩子十六年來的成長,也象徵小孩長大成人。

註11.《聯合報 - 南市文教》,民國92年10月2日,頁B1。

無形文化資產的保存

台灣的古蹟保護除了重視建築或構築物等有形的文物外,還十分重視無形文物例如傳統儀式及習俗的保存。以保安宮為例,它們每年均舉行慶祝保生大帝生日的「保生文化祭」,進行多項已奉行超過百年的傳統慶祝活動,例如大戲、民藝表演及傳統神靈巡遊等,以延續這些古老文化;台灣的孔廟每年均會舉行祭孔大典、文化節等,祭孔的禮儀是依照古禮進行,所用的禮器及樂器都是古代形制。

筆者在預備考察的一個晚上,在台南街頭剛巧遇到台南林下玉聖宮的神靈巡遊,隊伍陣容鼎盛,不斷奏樂浩浩蕩蕩前進,兩旁商鋪則以煙火歡迎巡遊隊伍到達,不的有色彩繽紛的煙花射向半空,圍觀的民眾與遊客挺多,氣氛好不熱鬧。從當地市民得知這個巡遊隊伍已由早上走到晚間,而台灣民間是經常舉行類似的廟會巡遊,現時的氣氛已經減弱,年輕一代已漸漸對這類傳統無形文化資產失去興趣。事實上無形文化資產和有形文化資產同樣重要,單是保存有形文物中的磚瓦木石,雖可見證建築技術、選址和文化環境等具體資料,但是徒具外表而缺乏內在深層文化意義。可是在現今社會中要保護及承傳無形文化資產又談何容易,最有效的方法還是從教育入手。

總結

透過這次考察與交流,同學們體會到台灣民間對古蹟保護的熱切、主動及堅持,亦體會到文物是屬於每一個人及將來的後代,古蹟保存的責任不只是在政府身上,更重要的是社會每一份子都應該盡自已責任去做。同學們對這次考察團的感受見附表二。

最後當然不能不提的是台北及台南的夜市,這些夜市歷史不算悠久,但卻有很多特色的東西及小食,是地道的生活文化,亦是地方的特色,現在更成為旅遊熱點,帶來經濟效益。面對城市發展及生活模式的轉變,文物工作應該怎樣為這類平實但生活化的特色定位?它們應該如何保存?或者是讓社會去改變或取代它們呢?

在考察團結束之時,我們除了熱烈地互相拍照留念外,在各人的腦海中均反覆思考了不少文物保護的課題,當中有值得高興的,但亦有令人困惑及痛心的。無論如何,筆者相信同學們已經深深體會到文物保護工作並非易事,前面還有漫長要走的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