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宮為研究華人民間宗教現象,將本宮恢復為傳統宗教書院場域,邀請一流專業學者駐壇,鼓勵信眾及宮廟幹部前來學習,培養臺灣地區各宮廟所需要的儒、釋、道三教專業人才,特別成立「保生民間宗教學院」,藉此弘揚保生大帝信仰。教學目標 為培養一流的宮廟領袖人才,本學院規劃兩年的課程。以華人民間宗教為主軸,選擇思想、儀式、神譜、組織、宗教經驗、宗教領袖、宗教藝術等子題,搭配「修行」、「實用」、「理論」等三個知識層次,設計實務與理論兼顧的課程,滿足學員的需求。 第一年初階學習,著重在實用與修行層次,以當前臺灣地區宮廟的主要儀式演練、重要神譜介紹、修行(打坐)、養生(太極)等課程為主。第二年進階學習,除了持續強化實用與修行課程外,也將引導學員思考理論層次議題;討論宗教思想、宗教儀式、主要神譜、宗教組織等互動關連性的子題,深化學員的知識基礎。使臺灣民間宗教成為華人宗教的典範。組織 2005 年由廖武治董事長籌設「保生道教文化學院」,定位為宗教研修機構,隸屬財團法人臺北保安宮董事會,由其擔任學院的校董會;下設校長一人及教務處、學務處及總務處。2005 年 11 月首次招生,2006 年 2 月正式開學。 2008 年轉型成為「保生民間宗教學院」,2010 年聘請莊宏誼為校長兼教務長,,胡其德為學務長(2019年6月退休)。
未來展望
「保生民間宗教學院」以弘揚保生大帝信仰之名辦學,培育臺灣地區宮廟優質的儲備幹部與領袖。保生民間宗教學院在財團法人臺北保安宮董事會的支持下,將繼續舉辦各項學術研討會及專題講座。展望未來,本學院將規劃、建構華人民間宗教數位典藏資料庫,供有志於民間宗教研究學者與信眾瀏覽與研究。這些作為將使大龍峒保安宮成為臺灣、東南亞及全球保生大帝及華人宗教研究中心。
未來展望
「保生民間宗教學院」以弘揚保生大帝信仰之名辦學,培育臺灣地區宮廟優質的儲備幹部與領袖。保生民間宗教學院在財團法人臺北保安宮董事會的支持下,將繼續舉辦各項學術研討會及專題講座。展望未來,本學院將規劃、建構華人民間宗教數位典藏資料庫,供有志於民間宗教研究學者與信眾瀏覽與研究。這些作為將使大龍峒保安宮成為臺灣、東南亞及全球保生大帝及華人宗教研究中心。
2005年由廖武治董事長籌設「保生道教文化學院」,定位為宗教研修機構,隸屬財團法人台北保安宮董事會,由其擔任學院的校董會;下設校長一人及教務處、學務處及總務處。2005年11月首次招生,2006年2月正式開學。
2008年轉型成為「保生民間宗教學院」,2010年聘請莊宏誼為校長兼教務長,胡其德為學務長(2019年6月退休)。
2008年轉型成為「保生民間宗教學院」,2010年聘請莊宏誼為校長兼教務長,胡其德為學務長(2019年6月退休)。
「保生民間宗教學院」以弘揚保生大帝信仰之名辦學,培育台灣地區宮廟優質的儲備幹部與領袖。保生民間宗教學院在財團法人台北保安宮董事會的支持下,將繼續舉辦各項學術研討會及專題講座。展望未來,本學院將規劃、建構華人民間宗教數位典藏資料庫,供有志於民間宗教研究學者與信眾瀏覽與研究。這些作為將使大龍峒保安宮成為台灣、東南亞及全球保生大帝及華人宗教研究中心。
為培養一流的宮廟領袖人才,本學院規劃兩年的課程。以華人民間宗教為主軸,選擇思想、儀式、神譜、組織、宗教經驗、宗教領袖、宗教藝術等子題,搭配「修行」、「實用」、「理論」等三個知識層次,設計實務與理論兼顧的課程,滿足學員的需求。
第一年初階學習,著重在實用與修行層次,以當前台灣地區宮廟的主要儀式演練、重要神譜介紹、修行(打坐)、養生(太極)等課程為主。第二年進階學習,除了持續強化實用與修行課程外,也將引導學員思考理論層次議
題;討論宗教思想、宗教儀式、主要神譜、宗教組織等互動關連性的子題,深化學員的知識基礎。當學員擁有華人民間宗教這三個層次的知識內涵後,有機會成為宮廟的優質幹部與領袖,提升臺灣地區民間廟宇的素質,使台灣民間宗教為華人宗教的典範。
第一年初階學習,著重在實用與修行層次,以當前台灣地區宮廟的主要儀式演練、重要神譜介紹、修行(打坐)、養生(太極)等課程為主。第二年進階學習,除了持續強化實用與修行課程外,也將引導學員思考理論層次議
題;討論宗教思想、宗教儀式、主要神譜、宗教組織等互動關連性的子題,深化學員的知識基礎。當學員擁有華人民間宗教這三個層次的知識內涵後,有機會成為宮廟的優質幹部與領袖,提升臺灣地區民間廟宇的素質,使台灣民間宗教為華人宗教的典範。
名字/現任/專長 | |||||||||
![]() |
謝達輝教授
|
||||||||
![]() |
林美容教授
|
||||||||
![]() |
林承緯教授
|
||||||||
![]() |
蕭進銘教授
|
||||||||
![]() |
莊宏誼 副教授
|
||||||||
![]() |
張美櫻 副教授
|
||||||||
![]() |
陳儷瓊 講師
|
班別 | 時段 | 老師 | 招生人數 | 檔案下載 |
道教養生學 |
每週二 10:00~12:00 |
莊宏誼 |
30 |
課程大綱 教學進度表 |
天生地養祝由法:論五行 |
每週三 10:00~12:00 |
陳儷瓊 |
5 (額滿) |
課程大綱 教學進度表 |
台灣丹道:歷史、流派及教法 |
每週三 18:30~20:30 |
蕭進銘 |
30 |
課程大綱 教學進度表 |
堪輿學(二)-尋龍訣 |
每週五 13:30~15:30 |
謝達輝 |
30 |
課程大綱 教學進度表 |
八字命盤解讀 |
每週六 13:30~15:30 |
張美櫻 |
20 |
課程大綱 教學進度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