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安宮是保生大帝的信仰中心,也是當地的教育中心,咸豐三年(1853),陳維英與鄉人在保安宮內創立「樹人書院」,明治三十一年(1898),日本人在保安宮設立「臺灣國語學校第三附屬班」
,後改為大龍峒公學校,也就是現在的大龍國小。因此,保安宮對於文教事業的推展,不僅是責任,更是一種使命。

保安宮為恢復大龍峒「小邑弦歌」盛名,於民國八十一年成立附設圖書館,翌年開辦民間書院藝文研習班,課程包括繪畫、書法、插花,並陸續開辦音樂、戲曲、河洛漢詩、易經等,培養社區居民美學、藝術等涵養。為鼓勵社區居民參與文化藝術終身學習,亦多次於臺北市立社教館、臺北市政府中庭大廳舉辦「藝文研習班成果展」,給予學員彼此觀摩的機會,更具鼓舞作用。保安宮也成立多個音樂、戲曲學習的團體,例如:雲衷合唱團、國樂團、歌仔戲社等,學員們經由學習者的角色,進而營造在地組織,推動文化活動,如參與北臺灣最大型宗教民俗廟會活動──「保生文化祭」,包括民間劇場的演出及神明遶境活動,成功由「學員」轉為保安宮文化「志工」,藉由學習
奉獻相互循環的過程,不斷自我提升,保安宮在文教藝術志業的各項成就。
常見於迎神賽會、陣頭或布袋戲、歌仔戲的傳統戲曲「北管」,隨著社會型態轉變已後繼無人,為避免臺灣珍貴的傳統音樂「北管」失傳,本宮藝文研習班於民國一○一年底增設北管戲曲後場音樂學習課程,希望透過師承的方式,重新讓即將式微的「北管」得以延續。除了課程學習,也藉由實際參與宗教文化及各地區廟宇活動,深入了解「北管」在傳統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共同為延續臺灣傳統文化努力。

民國八十五年起,保安宮每月舉辦「信仰及文化講座」,邀請專家學者就各類相關專題發表演說,帶動社區居民瞭解藝術文化內涵,也認識正確的信仰觀念。同時也舉辦「健康醫療講座」,講述健康與醫療的相關知識,滿足民眾對健康醫療訊息的需求。
民國八十五年,保安宮特別聘請北京中醫藥大學魯兆麟教授就本宮「保生大帝藥籤」主持審訂,耗時一年多將每一首藥籤的出處、功效與對治病症,整理後於民國八十七年出版《保生大帝藥籤解》一書,使藥籤具有中醫學的根據,更能準確地為信眾解決疑難雜症。
民國八十六年,本宮為了避免求籤民眾對保生大帝籤詩的誤解,特別邀請林明德、李豐楙、林美容、徐福全教授等,針對保生大帝靈籤內容,重新審慎勘定,譯成白話版的籤詩,重新編印《保生大帝靈籤》,協助信眾正確理解籤詩意旨。
本宮所諷誦的《大道真經》,由士林鸞堂慎修堂在民國卅四年左右扶鸞所造,內容詳敘保生大帝的生平,從其祖籍、行醫、求師訪道、醫人濟世、登天界、念塵世、現神蹟,救苦救難救災救劫等事蹟,是保生大帝信仰極為重要的經典。本宮於九十一年特別翻譯《大道真經》及加入註解,定名為《大道真經》譯註與信眾結緣,期盼保生大帝弟子能領略《大道真經》的內涵。
民國九十四年,保安宮融合傳統民間書院與現代終身學習的理念,開辦「保生道教文化學院」,以培養宮廟行政及法務人才,提升道教學術文化,進一步達到匡正禮俗、勸化人心之效。由於臺灣目前的宗教現況以「民間宗教」(民間信仰)為主,遂於民國九十七年更名為「保生民間宗教學院」,課程涵蓋了所有民間信仰的範圍,希冀以更遼闊的視野兼容並蓄。

保安宮為配合鄉土教學,於民國八十五年起,開辦史蹟解說研習班,透過教育訓練培訓古蹟解說義工,至今已有十一期學員投入古蹟解說工作。由解說義工的導覽,將保安宮信仰的深度、廟宇建築藝術、神跡故事、乃至大龍峒周邊的地理歷史淵源,與國內外的遊客一一分享。並編制古蹟解說義工「文史工作會」,經常舉辦古蹟行腳與一系列的進階課程,增進義工情誼與知識。

(一)保生大帝信仰學術研討會
保安宮於民國九十年及九十五年舉辦「保生大帝信仰學術研討會」。以「大龍峒保生大帝信仰」為主題發表論文並提供獎學金,獎勵大學及研究所學生對地方文史及信仰研究調查,並發表論文,豐富鄉土教育。
(二)文化資產保存國際研討會
民國九十三年,保安宮為慶祝榮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2003年亞太文化資產保存獎
,與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共同主辦「文化資產保存國際研討會」,邀請亞太地區獲獎國家:香港、菲律賓、新加坡及日本等專家學者來臺交流,分享古蹟維護過程所遭遇的困境及解決的經驗。
(三)宗教信仰學術研討會
民國九十五年,保安宮成立「保生道教文化學院」,同時舉辦「宗教信仰學術研討會」,鼓勵有志於此的國內外研究所碩士、博士生,發表相關論文。
(四)道教神祇學術研討會
民國九十六年至一○○年,分別籌辦「道教神祇學術研討會」。其中九十八年以「道教與民間信仰」為主題,邀請國內外學者發表論文作品。有來自荷蘭學者葛思康(Lennert Gesterkamp)、美國學者安保羅(Poul Andersen)、裴玄錚(Jonathan Pettit)及日本學者山田明廣等前來發表論文,他們長期在臺灣田野調查,對臺灣道教極為用心鑽研,顯示道教已受到國際學者重視。
本宮亦彙集歷年論文出版專書,期望成為宗教系所的重要教材,並於2012年民俗藝術節期間正式出版。
(五)「臺灣保生大帝信仰與文化」研究計畫案
民國九十九年至一○二年期間,為研究保生大帝的信仰與文化在臺灣的發展,由本宮董事長廖武治擔任計畫總主持人,籌開「道濟群生:臺灣保生大帝信仰與文化」研究計畫案。邀集八位在宗教等領域,具有學術專長的學者進行研究,分別是: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系退休教授胡其德、輔仁大學宗教學系副教授莊宏誼與助理教授張超然、真理大學宗教文化與組織管理學系副教授蕭進銘、嘉義大學應用歷史學系教授李明仁、高雄應用科技大學人文社會學院副教授謝貴文、東華大學臺灣文化學系暨研究所副教授李世偉、金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楊天厚共同進行。研究成果主要有二大部分:一、臺灣保生大帝信仰發展的整體研究,相關主題有臺灣保生大帝信仰的特質、起源、發展,及祭典、節慶、儀式,與臺灣保生大帝信仰所發展的組織與活動。二、臺灣主要保生大帝信仰地區(含離島)廟宇的分誌調查結果,記錄計二九八座主祀保生大帝宮廟的分誌。
宗教信仰行為是心靈層面的展現;而宗教學術研究,則旨在建立信仰的理論,以使宗教信仰行為更穩固,同時彰顯神祇的功能與宗教的力量。因此,單純的宗教信仰需要理論的支撐,而宗教學術也需要信仰的深化才得以開展,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保安宮就是基於這樣的理念,在兩者間相互提供平臺,期許二者的平衡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