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臺灣的城隍信仰

摘要

中國城隍信仰由來已久,在歷代王朝的推動下,至明、清兩代漸趨制度化,成為與人間官僚體系對應的冥間信仰系統。清朝將臺灣納入版圖之後,即隨著開發的腳步在各重要城市興建官祀城隍廟,各地也出現不少民祀城隍廟,顯示清代臺灣官方與民間對此一信仰的重視。本文透過方志及官方文書、匾聯及碑文、善書及傳說等材料的分析,指出城隍具有理幽贊明、祛災除患、賞善罰惡等功能,亦為人間官僚體系的反映。國家藉由城隍信仰來貫徹統治權力,控制地方官員與人民,具有神道設教的目的。官員除奉行朝廷祭祀城隍的制度外,也有循吏以之來化民成俗、惕厲自我。民間則以對官員的期待,建構城隍的來歷與形象,並藉此來勸善止惡、伸張正義。這種由城隍信仰所反映國家、官員與民間的互動關係,也提供觀察清代臺灣政治與社會的不同視角。

目錄

  1. 前言

  2. 理幽贊明

  3. 祛災除患

  4. 賞善罰惡

  5. 官僚體系 

  6. 結語

參考書目

1.Arthur P. Wolf著,張珣譯,〈神.鬼和祖先〉,《思與言》35卷3期(1997年9月)。
2.六十七,〈通飭慎婚姻重廉恥示〉,《使署閒情》。
3.王必昌總纂,《重修臺灣縣志》(台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年)。
4.王必昌總纂:《重修臺灣縣志》。
5.王吉清等編,《嘉邑城隍廟附設慈善會22週年特刊》(嘉義:嘉義市城隍廟附設慈善會,2003 年)。
6.江志宏,《臺灣傳統常民社會的明幽二元思維—普度、祭厲與善書》(台北:稻鄉出版社,2005年)。
7.宋光宇,〈解讀清末在臺灣撰作的善書《覺悟新錄》〉,《宗教與社會》(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5年)。
8.佐倉孫三,〈城隍廟〉,《臺風雜記》(台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年)。
9.李丕煜,〈新建城隍廟記〉,收入陳文達編纂,《鳳山縣志》(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年)。
 10.李百藥,《北齊書•慕容儼傳》(台北:藝文印書館,1956年)。
 11.沈葆楨,〈請加封嘉義城隍神摺〉,《福建臺灣奏摺》(台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年)。
 12.周鍾瑄,〈諸羅縣城隍廟碑記〉,《諸羅縣志》(台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年)。
 13.周鍾瑄,《諸羅縣志》(台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年)。
 14.周鍾瑄纂輯,《諸羅縣志.風俗志》(台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年)。
 15.周璽纂輯,《彰化縣志》(台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年)。
 16.林占梅,《潛園琴餘草簡編》(台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4年)。
 17.林明德,〈解讀寺廟的匾聯文化:以臺灣地區的城隍廟為例〉,收入漢學研究中心編,《寺廟與民間文化論文集》上冊(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5年)。
 18.林桂芬,〈建造城隍廟碑記〉,收入沈茂蔭編纂,《苗栗縣志》(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年)。
 19.林焜熿纂輯,《金門志》(台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年)。
 20.林豪,〈圍城雨〉,收入《臺灣詩鈔》(台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70年)。
 21.林豪,《東瀛紀事》(台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年)。
 22.林豪纂輯,《澎湖廳志》(台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3年)。
 23.姚瑩,〈噶瑪蘭厲壇祭文〉,《東槎紀略》(台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年)。
 24.姚瑩,〈籌議噶瑪蘭定制〉,《東槎紀略》。
 25.范咸,〈祈雨移城隍牒〉,收入六十七,《使署閒情》(台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年)。
 26.徐宗幹,〈戊申晦日祭告城隍文〉,《治臺必告錄》。
 27.徐宗幹,〈君子軒偶記〉,《斯未信齋雜錄》(台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年)。
 28.徐宗幹,〈庚戌歲試手諭〉,《治臺必告錄》。
 29.徐宗幹,〈祭溺海文〉,《治臺必告錄》。
 30.高拱乾纂輯,《臺灣府志》(台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年)。
 31.高賢治,〈城隍信仰的由來〉,收入增田福太郎著,古亭書屋編譯,《臺灣漢民族的司法神》。
 32.屠繼善,〈高晉翰傳〉,《恆春縣志》(台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年)。
 33.康豹,〈漢人社會的神判儀式—從斬雞頭說起〉,《從地獄到仙境—漢人民間信仰的多元面貌:康豹自選集》(台北:博揚文化,2009年)。
 34.張廷玉等,《明史》(台北:鼎文書局,1982年)。
 35.張所受,〈重建城隍廟碑〉,收入黃典權編:《臺灣南部碑文集成》(台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6年)。
 36.張澤洪,〈城隍神及其信仰〉,《世界宗教研究》1期(1995年)。
 37.梁啟超,〈論宗教家與哲學家之長短得失〉,《飲冰室文集之九》(台北:中華 書局,1978年)。
 38.連橫,〈五月十三夜獨遊劍潭〉,《劍花室詩集》(台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年)。
 39.連橫,〈廈海城隍〉,《雅堂文集》(台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4年)。
 40.連橫,《雅言》(台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3年)。
 41.陳文達纂輯,《臺灣縣志》(台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年)。
 42.陳朝龍,〈竹塹竹枝詞〉,收入鄭鵬雲、曾逢辰編,《新竹縣志初稿》(台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 室,1959年)。
 42.陳璸,〈臺邑求雨牒城隍文〉,《陳清端公文選》(台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年)。
 43.董誥等編,《全唐文》(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44.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清季申報臺灣紀事輯錄》(台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8年)。
 45.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清宮諭旨檔臺灣史料》卷6(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96年)。
 46.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清德宗實錄選輯》(台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4年)。
 47.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碑傳選集(三)》(台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6年)。
 48.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漳州府志選錄》(台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7年)。
 49.蒲松齡,〈考城隍〉,《聊齋誌異》(台北:文化圖書公司,1963年)。
 50.增田福太郎著,古亭書屋編譯,《臺灣漢民族的司法神》(台北:眾文圖書公司,1999年)。
 51.增田福太郎著,古亭書屋編譯,《臺灣漢民族的司法神》。
52.蔣元樞,〈新修郡城隍廟碑記〉,收入鄭兼才、謝金鑾纂輯,《續修臺灣縣志》(台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年)。
 53.鄭兼才、謝金鑾纂輯,《續修臺灣縣志》。
 54.鄧傳安,〈牒臺灣府城隍文〉,《治臺必告錄》(台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年)。
 55.澤田瑞穗:《中國?民間信仰》(日本東京:工作舍,1982年)。
 56.盧嘉興,〈記臺灣最早興建的俯城隍廟〉,《臺灣風物》20卷2期。
 57.謝維祺,〈澎湖改建城隍廟碑記〉,收入黃典權編,《臺灣南部碑文集成》。
 58.羅憲章,〈重修城隍祠碑記〉,收入黃典權編,《臺灣南部碑文集成》。
 59.?麗生、洪桂己,〈卓肇昌〉,《臺灣民間故事(一)》(台北:公論報社,1957年),頁28-34;林曙光,〈庚午舉人卓肇昌的傳說〉,《打狗滄桑》(高雄:春暉出版社,198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