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測魏晉南北朝時期服散風潮起因

參考文獻

專書:〔以下書目皆按作者姓名筆劃次序排列〕

丹波康賴:《醫心方》(臺北:藝文印書館,1971年;收入於《四部分類叢書集成‧續聚珍版叢書》)。
王夫之:《讀通鑑論》(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
王先謙:《後漢書集解》(臺北:藝文印書館,1972年)。
王先謙:《荀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王先謙:《漢書補注》(臺北:藝文印書館,1972年)。
王利器:《文子疏義》(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
王利器:《顏氏家訓集解》(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
王利器:《鹽鐵論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
王明:《抱朴內篇校釋》(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
王明編:《太平經合校》(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王弼,韓康伯注,孔穎達疏,阮元校勘:《周易》(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
王瑤:《中古文學史論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令狐德棻等撰:《周書》(臺北:藝文印書館,1972年)。
司馬遷撰,裴駰集解:《史記》(臺北:藝文印書館,1972年)。
朱自清等編:《聞一多全集》(臺北:里仁書局,2000年)。 
朱師曉海:《漢賦史略新證》(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
朱櫹:《普濟方》(北平:人民衛生,1960年)。
江瓘編著,魏之琇編著:《名醫類案》(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1996年)。
何寧:《淮南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
余英時:《漢代生死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余嘉錫:《世說新語箋疏》(臺北:華正書局,1993年)。
吳士鑑、劉承幹:《晉書斠注》(臺北:藝文印書館,1972年)。
呂思勉:《秦漢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李延壽:《北史》(臺北:藝文印書館,1972年)。
李延壽:《南史》(臺北:藝文印書館,1972年)。
李昉:《太平御覽》(北京:中華書局,1960年,影印本)。
李昉等編:《太平廣記》(北京:中華書局,1961年)。
李洪權:《魏晉生活掠影》(瀋陽:瀋陽出版社,2002年)。
李約瑟‧陳立夫主譯:《中國之科學與文明》(台灣:商務印書館,1982年)。
李時珍:《本草綱目》(北平:人民衛生,1982年)。
李國榮、張書才:《實說雍正》(北京:紫金城出版社,1999年)。
杜佑,王錦文點校:《通典》(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
杜預注,孔穎達疏,阮元校記:《左傳》(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
沈約:《宋書》(臺北:藝文印書館,1972年)。
沈雲龍主編:《余嘉錫論學集》(臺北:文海出版社,1979年;收入於《近代中國史料叢刊》)。
姜生,湯偉俠主編:《中國道教科學技術史‧漢魏西晉卷》(北京:科學出版社,2002年)。
姚思廉:《梁書》(臺北:藝文印書館,1972年)。
姚思廉:《陳書》(臺北:藝文印書館,1972年)。
洪興祖:《楚辭補注》(臺北:天工書局,2000年)。
胡之驥:《江文通集彙注》(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
胡孚琛:《魏晉神仙道教》(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2年)。
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唐長孺:《魏晉南北朝史論拾遺》(臺北:無出版社,1982年)。
孫思邈撰,高保衡、林億等校正:《備急千金要方》(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收入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
徐堅:《初學記》(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徐陵編,吳兆宜注,程琰刪補:《玉臺新詠箋注》(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巢元方:《諸病源侯論校注》(臺北:台灣商務書局,1980年)。
張光直:《中國青銅器時代》(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2年)。
張蓓蓓:《魏晉學術人物新研》(臺北:大安出版社,2001年)。
啟玄子注,林億等校正,孫兆重改誤:《素問王冰注》(上海:中華書局,1936年;收入《四書備要》)。
許抗生等著:《六朝宗教》(江蘇:南京出版社,2004年)。
郭慶藩編:《莊子集釋》(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3年)。
郭璞:《山海經》(臺北:藝文印書館,1966年:收入於《百部叢書集成‧經訓堂叢書》)。
陳伯君:《阮籍集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陳欽銘:《黃帝內經的養生觀》(臺北:元氣齋出版社有限公司,2003年)。
陳欽銘:《廿四史醫者病案今釋》(臺北:新土林出版社,1974年)。
傅勤家:《中國道教史》(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8年)。
彭曉:《周易參同契分章通真義》(臺北:中國子學名著集成編基金會,1987年;收入於《中國子學名著集成珍本‧道家子部》)。
湯用彤:《魏晉玄學論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湯其領:《漢魏兩晉南北朝道教史研究》(河南:河南大學出版社,1994年)。
黃汝成:《日知錄集釋》(臺北:台灣中華書局,1984年)。
黃暉:《論衡校釋》(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
黃節:《阮步兵詠懷詩注》(臺北:藝文印書館,2000年)。
黃節:《曹子建集評注》(臺北:世界書局,1998年)。
新文豐出版公司編:《新編中藥大辭典》(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年)。
楊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箋》(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葛洪:《神仙傳》(臺北:廣文書局,1989年)。
董誥等撰:《全唐文》(臺北:大通出版社,1979年)。
虞世南:《北堂書鈔》(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寧稼雨:《魏晉風度──中古文人生活行為的文化意蘊》(北京:東方出版社,1996年)。
趙匡華主編:《中國古代化學史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5年)。
趙翼,王樹民校證:《廿二史劄記校證》(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
劉文典:《淮南鴻烈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劉向:《列仙傳》(臺北:藝文印書館,1966年;收入於《百部叢書集成初編‧琳琅秘叢書》)。
劉邵:《人物志》(臺北:藝文印書館,1966年:收入於《百部叢書集成‧畿輔叢書》)。
樓宇烈:《王弼集釋》(臺北:華正書局,1992年)。
歐陽詢等撰:《藝文類聚》(臺北:文光出版社,1977年;影印本)。
鄭玄注,賈公彥疏,阮元校勘:《周禮》(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
魯迅:《而已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3年)。
盧弼:《三國志集解》(臺北:藝文印書館,1972年)。
蕭子顯:《南齊書》(臺北:藝文印書館,1972年)。
蕭統編,李善注:《文選》(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
應劭著,王利器注:《風俗通義校注》(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4年)。
戴明揚:《嵇康集校注》(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8年)。
謝傅生等譯:《赫里遜內科學》(臺北:杏文出版社,1972年)。
韓延傑、韓建斌:《道教與養生》(臺北:文津出版社,1997年)。
顏進雄:《六朝服食風氣與詩歌》(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
魏收:《魏書》(臺北:藝文印書館,1972年)。
魏徵等撰:《隋書》(臺北:藝文印書館,1972年)。
羅宗強:《玄學與魏晉士人心態》(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2年)。
嚴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
蘇軾:《東坡志林》(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
蘇輿:《春秋繁露義證》(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
饒宗頤:《老子想爾注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顧炎武撰,王蘧常輯注,吳丕績標校:《顧亭林詩集彙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考古大震撼》(臺北:梵谷出版社,1982年)。

期刊論文

文物編輯小組:《文物》(1965年,第10期)。

沈明得:〈魏晉南北朝士人服散之風氣〉,《中興史學》(第三期)。

徐洪興:〈占卜數與中國傳統文化散論〉,收入《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1990年,第三期)。

張明喜:〈中國術數文化發凡〉,收入《上海社會科學》(1992年,第二期)。

陳寅恪:〈天師道與濱海地獄之關係〉《史語所集刊》(第3本,第4分,193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