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使大龍峒保安宮重展恢弘廟貌,自1995年起至2002年間,大龍峒保安宮董事長廖武治以堅持呈現歷史風貌的想法,主持大龍峒保安宮古蹟修復工程,全心全力推動及執行保存工作。絕對不讓「古蹟變新蹟」,而是盡可能恢復1917年最後一次大規模整修後的舊觀。

廖武治首開民間團體以自有資金進行自主性修復的先例,排除內外勢力牽扯,從備料、尋找老照片恢復舊觀,工程期間的監工,廖武治全都一手包辦,克服材料、工藝匠師尋覓等等種種困難,特別是文化內涵的品質要求。

有別於許多民間私有古蹟須仰賴政府經費並由政府主導發包的修復工程。保安宮七年修復經驗成功樹立古蹟修復新典範,不但替換不堪使用的建材、修補昔時藝師留下的精彩作品,還拆除光復後破壞原廟貌的增建,此一古蹟修復已成為臺灣經典之作。

穩重、平和的保安宮,呈現的是藝術與宗教兼具的古老廟宇。廖武治改善城市投資環境,樹立優質的國際形象,帶來文化觀光的經濟效益,達到建築設計與文化資產的結合,並發揮至最大的能量。

廖武治在古蹟進行維修的同時也規劃古蹟活化再利用,在保安宮開辦圖書館、藝文研習班,並將傳統廟會民俗活動,以傳統廟宇為社區文化中心,創辦「保生文化節」開啟歷史的新頁。

隨著古蹟修復工程完成,文化活動更加活絡,「保生文化祭」舉行一連串傳統與現代廟會活動,締造豐饒民俗嘉年華會。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為肯定個人及組織於私人領域內在保存或修復超過50年以上的建築物所做最大努力而獲得成就和貢獻。大龍峒保安宮副董事長廖武治榮獲此項大獎,為台灣地區首度獲此殊榮。在提升台灣重視文化古蹟保護之國際形象上,具有重大意義。

此次大龍峒保安宮在國際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文化遺產保護競賽中九個國家二十二個參賽專案中脫穎而出,並獲得此項殊榮。

對於保安宮的修復工作,大會評委會給予高度評價:「保存興建於1805年的大龍峒保安宮,主要表現於其技術成就,及其為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之雄心範圍之廣與用心之深。該專案採平衡方法,在使用現代科學保護方法和傳統建築及裝飾工藝之間取得了平衡,以盡其所能地恢復此一歷史建物之原貌。其對修復細節之審慎注意,及對此專案之慷慨贊助,在保護此建物之宗教和建築上具有重大意義。」另外,2003年,保安宮特於保生文化祭期間同時舉辦「文化資產保存國際研討會」,邀請亞太地區得獎國家,發表各國修復報告分享經驗。

在臺灣各類型的醮典中,為了慶祝地方公廟新建或重建落成所舉行的「慶成醮」最受重視。一方面是由於地方公廟為聚落的信仰中心,民眾相信地方公廟的興衰攸關全體的命運福禍,一方面也因為地方公廟往往歷經數十年才會進行大規模的修復,此為聚落中的大事,因此「慶成醮」往往成為地方大事。

在醮壇的空間佈置方面,事先於國曆五月二十五日舉行豎燈篙儀式,即召告天地神祇與境內信眾人等,醮典即將正式展開。其次是外壇的建立,五大壇同時在國曆五月三十日動工,主壇設於保安宮前方庭園的玉皇壇,及設置於圓山捷運站旁公園的觀音、福德、天師、北帝等四大壇。

慶成醮主要的特徵,莫過於醮典中的「安龍謝土」科儀,主要目的在透過安頓在宮廟重修期間被擾動的土地龍神,以穩固廟基。此科儀由高齡七十五的李松溪道長親自主持。

安龍謝土之後,緊接著是為時三天三夜的三朝醮典科儀,其目的主要為醮主人等解罪、祈福,並祈廟堂光彩、香火興旺、風調雨順、國泰民安。慶成醮典的科儀繁多,其重點為:第一天上午的發表、啟請、安灶與夜間的解結、祝燈;第二天日間的三朝科儀與夜間的放水燈、開啟、禁壇;第三天上午的敬天與下午的普度。普度後,進行跳鍾馗押孤儀式。

六月十七日上午十時,三獻禮祭典參加來賓包括:總統陳水扁、立法院長王金平、台北市長馬英九、台北市議會議長吳碧珠等,官方、立法委員、市議員等民意代表及宮廟代表四百餘人。

配合本宮三朝慶成醮,本宮也舉辦了相關的活動,包括有醮典系列講座、於臺北市立美術館展出國際攝影名家柯錫杰所拍攝的保安宮作品、民俗技藝研習營暨手工藝品展、醮壇藝術導覽等。

UNESCO亞太文化資產獎(2001)天福宮修復工程

規劃成本:約220萬美元
面積:總地板面積(含)978.88平方公尺
產權:新加坡福建會館

顧問團隊:
建築:James Ferrie and Partners
結構工程:KTP Consultants Pte. Ltd.
機械與電氣工程:Squire Mech. Pte. Ltd
數量管制:BEC Quantity Surveyors Pte. Ltd.
主要承包商:East Art Design and Engineering Pte. Ltd.

歷史源流
天福宮是新加坡歷史最悠久的寺廟之一。根據早期的資料顯示它是在1820年左右由福建省移民創立的,創立之初是個神龕。在史丹福‧萊佛士先生建立新加坡為貿易站之後,移民者登陸時把寺廟建在登陸時的海岸旁。當時位於它前方的直落亞逸灣海岸線尚未被填築起來。
寺廟中供奉著護佑海上安全的媽祖婆。因為移民者冒著海難的危險渡過了南中國海,抵達的民眾認為航行平安是因為媽祖的庇祐,而媽祖的庇祐也使得回程同樣地受到保障。媽祖出生在福建莆田湄州嶼,他天生具有醫治疾病的力量,並能於惡劣的航海環境下嚮導船員。雖然她的壽命十分短暫(西元960年-西元987年),但她的神蹟廣播且受到皇帝的誥封。她去世後被尊榮為女神或聖者,特別是那些臨海的居民及這些靠海維生的人們。傳說她托夢給沿海的居民,指示興建廟宇來保佑海上平安。
這可從許多寺廟得到證明,包括祀奉媽祖的天福宮。而寺廟分佈的區域從福建省沿著中南半島沿岸、印度支那及馬六甲海峽的檳城和龍目,這些地區的共同特色都是有眾多靠海維生的漁民,而寺廟的外貌及建築風格都很類似,其供奉的神明中也都以媽祖為主。從中國到新加坡媽祖對安全航行的重要性是不可低估的,因為當時航行都用小平底船行駛於暗礁及颱風重重的大海上,旅客和貨物的安全到達是從南中國移民到此並促進繁榮所依靠的重要特徵,因此族群領袖多視建立媽祖廟為其重要職志。
陳篤生(Tan Tock Seng)是一個馬六甲出生的開拓者及慈善家,他憑著毅力和努力為天福宮建立一個適合的場所,他結合福建會館的捐款者貢獻一筆建築基金,修建第一座永久合適的建物,開築於1839而至1842年完工。這原始建築大部份的外觀和現在修復計劃所執行出來的相似,位於前殿旁邊的花岡石牌匾列出捐款者和貢獻總額。鄰近的建築物如崇文塔、崇文閣和慶德會分別建於1849、1913和1847,雖然相連但各自發展,也不屬於天福宮的一部分。

天福宮於1906年進行擴建,當時許多西式特色被引進,包括鍛鑄鐵門──進口自蘇格蘭,格拉斯哥(Glassgow)將之用於庭院和護牆板的瓷磚,雖然這些元素完全不屬閩南的傳統風格,但仍保有其歷史象徵。沿著後殿則使用僑生華人要件,顯示了新加坡的國際地位,現代修復肯定這些特性和執行上的努力,有別於其它「想到才做」的工程,後者是不值得鼓勵的。1907年,清朝光緒皇帝賞識天福宮對華人社群的貢獻,特頒了「波靖南溟」匾額,說明海上航行安全的重要性。貼金的匾額懸挂在媽祖神像的上方,匾額正中有一圓筒,內藏光緒皇帝“波靖南溟”的真?。墨寶的真偽仍有些爭議,因為當時皇帝非常年輕,而且在頒出墨寶之後,皇帝即被軟禁起來。古蹟修復時第一次打開圓筒,墨寶仍然完好如初,學者肯定它的真實性,現在這墨寶就永遠展示在新加坡國家博物館。

天福宮依據1973年6月28日的《國家古蹟保存法令》被列為國家級古蹟。過去它曾進行些小規模的維修工程,而最近這次是最完整、規模最大的修復計劃。

修復程序:
天福宮因歷史古蹟的身份,而必須遵照新加坡當局、古蹟保存委員會和市區重建局所製定的行動綱領及特殊程序運作,這些行動綱領完善地研究和提供一個健全的基礎去執行工作。
修復的原則就是儘可能達到真實性,恢復以前的狀態,也就是「修舊如舊」。
保存原來建築的風格。
保存原來結構的品質。
保留原來結構的技巧和方法。
從原地輸入材料。
特殊情況下才使用非原來材料(燈光及防白蟻),在自然情況下增加壽命和實用性為主。

整個修複工程分下列三個階段進行:
1..籌備階段(1994~1997)
準備一份建物狀況的完整報告和評價。
研究和歷史評估。
把建物及其附屬物經由測量圖、位置研究、攝影記錄所得完整目錄文件化。
從修復的簡明程序、建物所有原件的修整和執行工作本身去做決定。
依據指導方針所發佈一系列文件須準備和存放妥當。
從可估價的工作和可選擇承包商去準備一系列文件和指示。
2.遴選承包商階段(1998年6月~2000年5月)
為了完成工作,承包者被要求提供所有必須知識,有技術工作人員和提供、尋找工作所須材料
準備詳細方法和工作規劃。
拆卸損害結構。
完成防白蟻處理。
替換損壞原件。
為替代品尋找和提供材料。
3.修復階段
時時注意「修舊如舊」原理。
修復時的發現須抱持開闊心態。
所有參與者在修改和變更的決定上須尋求一致性。

建築報告:
廟宇規劃的設計、外貌、典型閩南風格建築實例和其他風格也可在福建南部發現,有關於在中國發現的相似例子也完全被應用於現在的修復工程,不同時期也可發現檳城遺跡、其他新建物和古蹟修復區的維修,特別是在後殿邊牆拱門和 1906年某部份新建物中庭院的磁磚工程。
廟宇布局
對稱性的外觀由山門殿、正殿、後殿組成,沿著一條中心軸動線由東南往西北分別由庭院隔開,側邊由庭園隔開的是單層建築,南北走向的配殿早期作為祭祀殿、福建會館會所、結婚登記處和衛生間,爾後隨著新建物和時間的演進而增加一些功能。
所有構成的建物都被圍牆圈起來,正殿和邊門則面向東南方海邊的直落亞逸街。
山門殿與正殿由走廊銜接起來,中間是天庭,後殿的單邊斜頂可能不是原來的樣子,修復時使它的風格與正殿一致。
正門兩旁各有一道側門通往配殿。
廟宇的布局、方位、主要物件的陳列,是根據風水原理設計的。為了彰顯中殿的重要性,它所處的位置是最高。

主要構造原件
為了對修復的了解,主要結構系統可歸納為樑柱、橫樑和平行桁條在石製山形牆和屋脊的支撐方法。
複合式牆分牆和末端牆為磚造的,前殿的牆則有做工複雜的垂直花崗石嵌板和橫在上面花崗石楣。
主要圓柱是由整隻樹幹所製成的,再鑲入複雜做工的花崗石基座,這些則用榫眼、木材托架及懸臂和主要橫樑相結合,此外還有精緻雕刻花崗石圓柱,有些是八角形柱體,且各有一對龍柱位於前殿和正殿。
屋頂為半開式倒V字人字形狀、突出的牆壁和飛簷。屋脊上則為石製燕尾朝上的裝飾和舞龍戲珠的特徵。
屋瓦用天然陶土製成淺彎形瓦片,半圓形綠釉瓦則用在犁溝上,旁邊再次用彎月形和圓形綠釉瓦覆蓋著。這些都鋪在木製壓條和支架上,修復當時也放一大片不銹鋼膜片於木製壓條和瓦片之間,這是看不到的,但基本上可防止屋頂木製品受潮,因為傳統瓦片施工方法多多少少會被滲透,水的穿透導至木頭腐朽,隨後更遭白蟻肆虐,造成原始木材組織的破壞。

建築特性
廟宇用相當錯綜複雜的特性去裝飾。
屋脊和屋頂以舞龍戲珠和嵌瓷裝飾,前殿和正殿屋頂都有卷草蹺角,這些蹺角都曾被惡劣氣候侵擾和受到損害,維修方法包括使用破裂陶器削片來上色,從中國的研究和殘存蹺角的近距離檢視證實由地上礦物質和釉製成漆土做為蹺角上色原料是正確方法,且對龍和石膏設計品來說,漆和陶器削片的結合使用才最正確的,陶器削片能呈現龍鱗的外型。
燈光承包者必須符合慣例,通常直立安裝的方式可能會破壞屋脊線的外觀,所以都被安裝在燕尾輪廓線之內。
屋頂結構和天花板木工製作顯示一個各式各樣複雜的雕刻工作,包括花籃和蓮花吊筒,鼇魚、龜龍、鳳凰、駝峰、花和各式人物的精神設計,所有這些雕刻物的做工都相當複雜,也是屋頂組織的一部份。
多年以來許多貼金的雕刻已褪色或者腐壞,正殿裡的香則燻黑了每樣東西,因此將所有製品做成目錄,取下修理和清洗,切除可能腐朽部份,損害區域則由有技術的工匠用嵌接技巧予以替換,有些情況則使用新材料。
清洗時發現原始裝飾的這些要件是金箔和複雜彩繪豐富的組合,修復是靠技術高超的匠師使用傳統工法和材料來完成,這個包括當金箔和彩繪運用之前使用「蟲漆」作底漆,使油漆表面堅硬,例如在正殿橫樑下面就發現美麗的龍形橫樑。雖然庭院磚瓦在1906年新建時才引進,仍被認為有修復的需要,因為下陷、非專業製品和撕裂都造成磚瓦的破裂,有鑑於不同的設計替代品並不易取得,且為了維持外觀的一致性,那些復原的瓦片優先用於正院(中庭),而相似設計的新製手工瓦片則用於旁邊廂房,隨著庭院標準的改變而使用不同瓦片以形成區隔。

工程結構報告
結構骨架系統的介紹
現存建物是一古典式的中國廟宇,它是傳統木材結構,包括圓柱、椽、橫樑支架、楣、壓條、瓦屋、剝石板
垂直負荷透過木製圓柱直接轉換至剝石踏板
現成建物的結構狀況
現存建物的檢驗則由防白蟻代理商:M/s Rentokil Singapore Pte.Ltd和M/s KTP Consultants Pte.Ltd分別於1994年8月及1995年10月負責檢驗。期間發現下列問題
石踏板須整頓
白蟻肆虐既寬廣又嚴重,大部份木製品包括木材圓柱、椽、橫樑支架和壓條都受到攻擊
.某些結構元件受惡劣氣候影響,或因腐蝕和退化受到損害
廟宇的結構評估顯示上述缺點已嚴重削弱了結構承載空間和完整性,而其安全性也受到質疑,所以我們建議現存建物必須重新整修
廟宇重新整修的結構建議
根據保有原來建築風格、原來結構系統和避免使用水泥和不銹鋼工作的原理,我們給予下列建議
1.現存天福宮所有結構元件只要是尚可使用的就予以保留。所有結構元件必須拆卸和原地檢驗。損壞部份必須更換或重新整修
2.已安置好的石頭地基須重新擺放和強化
3.重新整修和修復工作須由具傳統中國廟宇手藝的專業技師來完成
方法說明
修復工作的一般程序是由上而下執行,詳細說明如下
1.屋瓦最先被移開,未受損瓦片則保留,清洗和存放在適當場所以利後續使用
2.損害的木材板和橫樑必須移開,之後用新製相似木材部份替代
3. 木材圓柱、椽、橫樑支架予以分解且懸起至地面做進一步檢驗。所有成品都做檢驗以了解損害程度並決定這部份是否需要修理,否則它們必須更換,修理方法包括化學填充物的注入和使用適合的榫眼做某些部份的更換
4.重新使用新且乾淨的木製品且做防白蟻的處理
5.石踏板下面須要緊密、重新適當的擺置,破裂石塊則須予以更換
6.當地板完成時,所有木材結構元件必須以相反次序重新組裝
結論
「由上而下」的大落架和重新整修──中國廟宇重新整修的傳統手藝被應用於天福宮修復計劃和建構過程中,現代建築和工程加上傳統手藝工法是這座歷史建物得以成功保存的關鍵
天福宮今日運作仍受新加坡福建會館的管理,也是當地皈依者禮拜的一個最主要場所。自去年對外全部開放後更是信眾最常參訪的地方
天福宮也是所有信眾認為最值得被推薦的地方,新加坡總統於2001年2月在此地做非正式私人訪問,在此也可以看見旅行者、攝影者、古蹟研究者等,全世界的人都有興趣去畫它,國際電視公司也要求做相關性的報導

上述文件是一個關於現存天福宮(新加坡直落亞逸街158號)保存的真實敘述

筆者自2001年開始在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講授《香港的古物與古蹟》課程,課程內容主要包括香港的古蹟與保存工作、保護政策及國際保存經驗等;重點是從歷史及人文角度分析文物保護,當中亦涉及歷史建築研究、記錄及修繕等技術層面。為了提高同學對文物保護的興趣,筆者會於課程完成後,組織選修課程的同學到鄰近地區參觀古蹟及與有關機構或人員交流古蹟保護的經驗。學術考察的表現並不用作評核成績的指標,同學都是自發和自費參加的,他們都是對古蹟及保護工作具有濃厚興趣。2001-02學年首次的學術交流團是到珠江三角洲的深圳、廣州和開平參觀,考察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及與有關人員交流。2002-03年由於非典型肺炎影響而未能如期進行考察活動。2003-04年就以台灣為考察對象,讓同學進一步瞭解兩岸三地的文物保護工作。這次考察誠蒙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系主任蘇基朗教授以及系內各位教授的大力支持,撥款支助同學部份旅費;在台灣方面又得到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系徐明福教授,國立台灣科技大學建築系暨研究所王惠君教授及財團法人台北保安宮副董事長兼總幹事廖武治先生的鼎力支持,安排訪問行程及與同學進行會談並介紹台灣古蹟保護工作,令同學獲益良多。
這次學術交流團於2003年12月21日至24日進行,共有十四位同學參加,他們大部份是主修歷史,亦有主修人類學;他們來自不同的級別。?與的同學希望藉?考察團進一步瞭解海峽兩岸三地的古蹟保護工作,亦有志將來從事與文物保護相關的工作。對筆者來說,能為栽培未來文物工作接班人是一件賞心樂事,筆者亦從策劃至進行這次考察團中獲益良多,實在是教學相長的機會。由於資源有限,同學的考察團在台灣只逗留四日三夜,因為時間緊迫,考察團只集中考察台北與台南的古蹟和保護工作,行程詳列附表一。
為使考察團能達到如期效果,筆者先於2003年10月到台灣進行一次預備考察,感謝徐明福教授的安排及支持,使筆者在台南與台北順利考察重點古蹟單位及與有關單位人員會面。在這次預備考察中,筆者深深體會到台灣的古蹟保護工作發展一日千里,古蹟保護的意識不斷提高,同時亦感受到古蹟保護工作日益艱巨、當中存在不少挑戰與機遇;危機與契機,應該如何處理這種種問題?如作出的協調與平衡?
台北保安宮之修繕
台北大龍峒保安宮是這次考察團參觀的主要項目之一,它是一座建於(清)乾隆二十年(1755)以供奉保生大帝(註1)(Baosheng Dadi)的寺廟建築,取名保安宮是寓意保佑與安人。(註2)廟宇於嘉慶十年(1805) 重建,坐北朝南,總面寬十一開間,是台灣現存約二百多座供奉保生大帝的廟宇中規模最大的。廟內木刻、石刻裝飾及神像均雕工精細,使整座廟宇仿如一件宗教建築藝術品。廟宇最近的修繕工程在1995年至2002年間進行,歷時七年完成,是台灣首宗民間主導及集資進行的古蹟保護項目,整個修繕工程的管理模式採用舊制的主匠合作模式,即業主直接與匠師合作進行工程。(註3)修繕工程採用傳統物料及技術再配合現代科技進行,使重修古結構的同時,亦改善通風、照明、消防、濕度控制等。
在維修過程中十分著重保留廟宇的原貌和特色,例如正殿的結構與裝飾看似左右對稱,但實際上是存著不明顯的差異,這是由於在1917年復修時,兩位匠師陳應彬與郭塔對場(比賽)的結果。這些差異的地方在修繕過程中沒有被“糾正”,而是忠實地保留下來,見證廟宇的歷史。當然工程有將近期加建但對廟宇沒有文化重要性的結構除去,例如拆去塑膠板遮雨棚、鋼筋水泥水塔等,以回復廟宇原來的設計和布局。修繕工程於2003年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區文物古保護的優異獎,評審團認為修繕工程在使用現代科學保護方法和傳統建築及裝飾工藝中取得了平衡,對修復的細節亦一絲不苟。(註4)整項修繕費用龐大,約兩億六千萬新台幣,由修繕委員會籌措。據財團法人台北保安宮的副董事長兼總幹事廖武治先生向考察團同學的介紹,雖然修繕費用龐大,而且在整個維修過程中受到不少人的漫罵,遇到不少困難與衝突,但卻沒有減弱他們保護保安宮的熱誠與堅持,實在難能可貴。國立台北科技大學建築系暨研究所王慧君教授亦詳細向同學們深入淺出地講解這項龐大修繕工程的維修理念、過程、困難及成功的地方,令同學們進一步明瞭到古蹟修復工程和保護工作的成功除了財政資源及技術支緩外,更重要的是文物工作者在壓力重重下仍然持守信念的那份堅持與執著。
保安宮的修復工程在現階段可以說是完滿完成,接下來的是更具挑戰性的周邊環境更新及文化空間的重組工程,即怎樣保存保安宮與周邊古蹟及特色街區的歷史紋理,整合當中的空間,以加強社區特色及認同感。保安宮的東南方為孔廟,(註5)是台北市第三級古蹟,兩者之間為大龍街分隔。保安宮的西邊接鄰約高四至五層的新式住宅,與廟宇的整體氣氛不甚配合。廟宇正前方,即南方,為保安宮庭園,是廟宇舉行盛大活動的場所,卻為哈密街行車道所阻隔,哈密街不但分隔了廟宇與活動舉行的場所,街道上的車輛還對廟宇做成?染。保安宮庭園再向南處是特色的地道食肆與商業區。保安宮與周邊環境和歷史地點具有極大的文化旅遊發展潛力,但要進一步強化該區的文化特色,更有效地利用空間資源,以活化古蹟和特色街區及發展文化產業,正如學者建議將哈密街改成步行區、重鋪當區路面、遷移不配合的建築、降低圍牆使空間貫連(註6)等等的措施都會涉及規劃、私有產業及文化政策等多方面的複雜領域,當中如何取得平衡便需要各方面的努力。
註1保生大帝原姓吳,生於宋代年間,自幼博覽群書,精通醫術,救人無數,於明成祖時被敕封為「昊天闕御史慈濟醫靈妙道真君萬壽無極保生大帝」
註2廖武治《大龍峒保安宮古蹟保存經驗》,財團法人臺北保安宮,2002年,頁9
註3.廖武治《大龍峒保安宮古蹟保存經驗》,頁11
註4.《大道》,民圃92年10月,第33期,第1版
註5.台北大龍峒孔廟始建於1927年,至1939年完成,由陳培根、辜顯榮等紳耆獻地及民間熱心人士捐款建成。1972年孔廟的主要獻地者的後人將廟宇捐獻給政府,再撥交台北市政府管理,使孔廟正式具有官方色彩
註6.台北市政府文化局《台北市第三級古蹟台北孔子廟調查研究》,民國90年6月,頁102-104
台北迪化街的活化再利用
對於位處地價高昂地段的古建築來說,它們的保存正面對極嚴峻的挑戰,台北迪化街便是其中一例
迪化街興起於十九世紀晚期,是重要農商產品集散和交換的港埠,至近代仍保留著傳統市街面貌,整條舊街由一幢幢建於二十世紀初期相連的三層高商住混合的店屋組成,外牆裝飾由簡樸圖案至豐富西洋藝術裝飾都有,饒有風味。由於位處台北市中心地帶,地價高昂,重新發展或改造與保存便產生了對立關係,民間要求對老街和歷史街區妥善保存的呼聲在?化街保存運動中頗為突出。為了保存該區獨街的市集形態特色,政府引入容積轉移方法,把區?物業的可發展容積轉移到另外一土地上,以舒緩該物業的發展壓力,?化街是首個將容積轉移列入都市規劃法權利的地區,亦是台北最早以歷史保存為目標來作規劃的地區,區內建築分為全部保留、原樣保留仿古整修與仿古重建三類,嚴格控制土地的使用、建築物的高度與物料、立面的設計等
容積轉移有效地將?化街老建築風貌大致保存下來,街區還漸漸發展成為海味零售地點,吸引不少本地及海外遊人,帶來經濟效益。容積轉移的執行並非易事,當中涉及非常複雜的法律、土地及規劃事宜。容積轉移可以有效保存古蹟或特色街區,但亦可以產生另一類的都市規劃問題,例如將高市價的商業用地發展權轉移到低市價的地區,造成低市價地區的規劃失去平衡;或是將發展權轉移到基本建設已經飽和的地區,使轉移區不勝負荷。容積轉移固然是很有效的保存古蹟工具,但有效使用以取得平衡卻不是容易達到的
台南歷史街區
匆匆到訪過台北這個繁忙城市後,考察團即走向台南。浦到台南,府城頓時給我們感覺是一處具有獨特歷史文化氣息和地方風格的地區,豐富的歷史環境中蘊含著不同的層次及變化,彼此相互交織,成為獨特的紋理。不過,這豐富的歷史環境和富有變化的生活環境資源正受著都市化的衝擊,究竟它們應該怎樣理順、保存和利用以配合未來的都市發展呢?
來到府城首先參觀幾處重點古蹟。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歷史保存組研究生廖美珊女士帶同學們由赤崁樓、祀典武廟、走到大天后宮等荷蘭時期和明清的建築,讓同學認識府城歷史和閩南系建築的特色。翌日,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建築與環境規劃組顏世樺先生就為同學介紹台南市中心不同歷史背景的古蹟,包括原台南州廳 (舊建築與新建部份現用作國家台灣文學館及國立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孔廟及鄰近的古建築,顏先生亦簡述了不同時期的府城城市規劃。
筆者在預備考察中得到古都保存再生文教基金會執行長張玉璜先生介紹府城大街工作站對舊社區保存與更新的工作,工作站出版的「府城大街」社區報,介紹區內的特色,當中不單只是包括歷史古蹟,還有令人懷念的親切老店、舊街巷里及台南人的記憶,社區報還刊登社區民眾對當區情懷的文章,以加深民眾對社區的認識與認同,以達到社區保存與營造的目的。
台南孔廟
在參觀眾多的古蹟中,台南孔廟給同學留下的印象至為深刻。它創建至今已有三百多年,是台灣首座孔廟,亦是台灣最高學府 - 台灣府學的所在地,歷史價值不容置疑;另一方面,由於孔廟由官方建成,建築規格較高,所以在布局與陳列上都嚴格遵從儒家精神。台南孔廟雖經歷不同時期的重大整修,但仍然是一組十分完整的傳統閩南建築群。(註7)在建築實體、周邊環境、以至傳統建築空間和禮制空間的布局上都是保存極好的例子,可說是台南保存得最完整的清時期的歷史環境。孔廟前有泮池、泮宮坊(泮宮坊因日治時期僻路而向東遷移)、禮門、義路等。建築主體以大成殿為中心,建於台基之上,兩側為東、西廡,後為崇聖殿,東北角設文昌閣。大成殿以孔子牌位置於正中,兩旁分立四配十二哲,東、西廡則配祀歷代先賢與先儒神主,所有神主的排列都遵守傳統的以中為尊及左尊右卑的規定。由於同學都是主修或副修歷史,他們對廟宇中的禮制空間及神主排列特別感興趣,紛紛研究各建築體的禮制意義和神主的歷史及排列次序,還請孔廟人員來詢問。正當我們在參觀孔廟之時,一位本地老師也帶來約二十多名幼兒園的學生,老師循循教導孩子們認識孔子及向孔子致敬,教育正好是延續文化的最佳方法。
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系徐明福教授在筆者的預備考察中詳細介紹過孔廟文化園區規劃的構想,由於孔廟位處府城中心地區,鄰近有不少各類型完整的日治時期以來建成的政治、文化和商業等建築,例如原台南州廳、台南警察局、台南測候所、擇賢堂、德化堂、鄭氏家廟、報恩堂等古蹟,這一帶便構成府城最重要的歷史街區。學者們都致力研究這區的豐富歷史紋理與文化空間在都市化的過程中的定位,透過實況調查、資源分析及社區參與來勾劃出該區未來的發展規劃,以維護古都的可持續發展及歷史建築視覺景觀、提升人文環境生活品質、又以再生的手法將現代生活環境品質注入,在保存與發展中取得平衡等目標。(註8)
不論是徐教授的孔廟文化園區的構思或是府城大街工作站的目標,正好都是針對了現今古蹟保存工作的重點及困難之處,今日的古蹟保存已不可以滿足於定點的片面保存,而忽略整體的文化景觀與空間的維護。城市發展雖然可以與古蹟及文化資產保存對立,但亦可以透過有效的規劃及教育,使注入現代生活環境融入歷史及文化環境之中,既沒有失去地區的原有風貌,反倒突顯社區的獨特風格與氣息,及加強社區的凝聚力與身份認同。
註7.傅朝卿《台南市古蹟與歷史建築總覽》,台灣建築與文化資產出版社,台北,2001年11月,頁44
註8.徐明福〈邁向一個具有地方風格的都市保存– 以台南市孔廟文化園區為例〉,見《古蹟活化再利用國際研討會》,2001年,台北,頁12
台南四草自然、文化保護區
為了較全面瞭解台南的都市保存工作,考察團亦參觀了台南的自然歷史保護區,成功大學建築系的畢業生及現任水雉復育委員會的研究助理許勝發先生向同學介紹了四草自然、文化生態區。四草可以說是台南的邊陲之地,以往是漁鹽之鄉,鹽田一望無際,濕地亦孕育著豐富的自然生態資源,但當四草被規劃作工業區後,民眾便對四草的文化資源與自然生態的保存和工業發展展開激烈的討論和高度關注。時至今日,經過各方面的努力,鹽田文化村、野生動物與紅樹林保護區與科技工業區並存於四草。(註9)在文化方面,當地古蹟保護學者有感四草的傳統漁鹽業式微,多年前開始努力重建當地社區,為四草重新注入生命,及為社區創造文化產業,例如恢復已沒落的曬鹽技術,以吸引遊客,建立文化工廠以維持當地居民的生計等。古蹟保護學者找來老鹽工重新修葺及使用廢置的鹽田,以傳承建造鹽田和曬鹽的傳統技術,使這些日漸息微的技術不致在發展的洪流中消失殆盡。由於海水污染,現在從這些鹽田生產的鹽都不能食用,只可以製作成鹽類精品出售,以籌集資金來保護該區面貌、生態及維持居民的生計。此外,學者們還協助當地居民向社區徵集「廢物」或舊材料,例如布廠不用的布料,或在四草區內撿拾遭棄置的物料如枯枝、船隻木材、貝殼等,然後由當地居民透過他們對海洋、大自然及周遭環境的美的感覺,將物料設計及加工成為製品,例如筆袋、頸鏈、風鈴、盛器、裝飾品、垂廉、甚至吊燈等,同學們對居民的設計讚歎不已,居民還鼓勵參觀人士與他們共同利用廢物創作成有美感而實用的東西。出售這些產品所得的利潤亦是用來維持當地居民生計和保存該區面貌與文物。雖然鹽田文化村現在仍未全面完工,但它已發揮著開拓該區的創意文化產業的作用,甚至為其他地方的社區政策定下藍本。
註9.台南市政府《e代府城》,2003年9月第二期,頁5
台南五條港的保存
成功大學建築系建築與環境規劃組生活環境研究室盧紀邦先生為考察團介紹五條港的歷史及保存計劃,透過熱心的街坊,同學們仔細參觀了位於神農街的傳統街屋。
「五條港」是昔日台江內海,意思是五條港道,即港墘港、佛頭港、南勢港、南河港和安海港,當中又有支港。五條港與舊運河銜接通往與大陸貿易的主要港區,因此在道光年間貿易繁盛,商賈雲集。五條港內的建築都反映了海陸貨運的特色,碼頭及背水依街而建的傳統街屋,都是方便水陸運輸;區內的廟宇與手工藝行業都是配合有關經濟活動,此外還有教堂建築。五條港地區中以北勢街的老街風貌保存至為完整,當地的熱心人士組成了老街關懷團體,關心社區的歷史環境的保存與發展,亦有支持學者在當地進行的街道景觀改善工程及籌辦的文化巡禮活動,例如「做十六歲」(註10);市政府亦計劃將五條港地區列為歷史街區發展歷史景點和商業景點,為五條港地區重新注入生命及活化該區。(註11)從五條港的保存計劃,民眾的參與是不可或缺的因素

註10.「做十六歲」即中國傳統所謂的「冠禮」,民間傳說小孩子十六歲前是由七娘媽所保護,當孩子滿十六歲時要備齊牲禮祭品,以感謝七娘媽保祐孩子十六年來的成長,也象徵小孩長大成人。
註11.《聯合報 - 南市文教》,民國92年10月2日,頁B1。

無形文化資產的保存
台灣的古蹟保護除了重視建築或構築物等有形的文物外,還十分重視無形文物例如傳統儀式及習俗的保存。以保安宮為例,它們每年均舉行慶祝保生大帝生日的「保生文化祭」,進行多項已奉行超過百年的傳統慶祝活動,例如大戲、民藝表演及傳統神靈巡遊等,以延續這些古老文化;台灣的孔廟每年均會舉行祭孔大典、文化節等,祭孔的禮儀是依照古禮進行,所用的禮器及樂器都是古代形制。
筆者在預備考察的一個晚上,在台南街頭剛巧遇到台南林下玉聖宮的神靈巡遊,隊伍陣容鼎盛,不斷奏樂浩浩蕩蕩前進,兩旁商鋪則以煙火歡迎巡遊隊伍到達,不的有色彩繽紛的煙花射向半空,圍觀的民眾與遊客挺多,氣氛好不熱鬧。從當地市民得知這個巡遊隊伍已由早上走到晚間,而台灣民間是經常舉行類似的廟會巡遊,現時的氣氛已經減弱,年輕一代已漸漸對這類傳統無形文化資產失去興趣。事實上無形文化資產和有形文化資產同樣重要,單是保存有形文物中的磚瓦木石,雖可見證建築技術、選址和文化環境等具體資料,但是徒具外表而缺乏內在深層文化意義。可是在現今社會中要保護及承傳無形文化資產又談何容易,最有效的方法還是從教育入手。
總結
透過這次考察與交流,同學們體會到台灣民間對古蹟保護的熱切、主動及堅持,亦體會到文物是屬於每一個人及將來的後代,古蹟保存的責任不只是在政府身上,更重要的是社會每一份子都應該盡自已責任去做。同學們對這次考察團的感受見附表二。
最後當然不能不提的是台北及台南的夜市,這些夜市歷史不算悠久,但卻有很多特色的東西及小食,是地道的生活文化,亦是地方的特色,現在更成為旅遊熱點,帶來經濟效益。面對城市發展及生活模式的轉變,文物工作應該怎樣為這類平實但生活化的特色定位?它們應該如何保存?或者是讓社會去改變或取代它們呢?
在考察團結束之時,我們除了熱烈地互相拍照留念外,在各人的腦海中均反覆思考了不少文物保護的課題,當中有值得高興的,但亦有令人困惑及痛心的。無論如何,筆者相信同學們已經深深體會到文物保護工作並非易事,前面還有漫長要走的路呢。

在鄺心怡建築師近期完成的工程中,最具代表性的,首選還是香港天主教座堂的大規模更新與維護工程。項目自1990年開始,歷時四年之久,至2003年底初步完成第一階段,而這主教座堂也因此獲頒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區《文化遺產》榮譽獎。教堂建於1882年,已有過百年歷史,是香港少數受保護的歷史建築文物之一,且幾經變動。建築物的風格,是19世紀流行的復古哥德式,結構框架用花崗岩石砌成,填充牆用磚料,原來的屋頂是木架結構,二次世界大戰後因白蟻侵蝕改為現今的鋼架。外牆粉飾的底層,基本是黏土幼沙混合,防水性弱,且極易剝落。堂外有珍貴的浮雕,彩色玻璃畫窗,裡面又有歷史久遠的雕塑,雲石鋪砌,及香港碩果稀有的古典管風琴,極具歷史價值。加上教堂本身在當年的造功不算上好,這些因素,都帶給大規模翻修與維護頗為複雜的問題。歷史性建築物的修復,原來已經是門難度大的科目,而這座教堂又不容許長期關閉施工,令工程在組織與籌畫上更費心思。
事前考量 減低阻礙
在前期的工作層面上,建築師注意到以下的問題,而作為項目的總建築師,優先給與這些問題適當的處理:
1.組成專家班底:除了建築師外,參與工作的還有:結構工程師、土木工程師、土力工程師、園林設計師、設備工程師、音響顧問、燈光照明顧問、物料測量估計師、宗教禮儀專家學者等。這些專家都需要有一定的修復古蹟經驗,而建築師的主要任務,除了保存建築物的本質不變外,還要協調這樣一個龐大隊伍之間的合作。
2.基本研究與引證:因為教堂原來的圖紙已失傳,令工作倍加困難,幸好歷來翻修的檔案文獻,還算齊全,除地基以外,無須廣泛採用入侵性的探索方法。這方面,建築師作為隊伍的領袖,要對古建築的風格與維護,有相當大的靈敏度與認識。
3.物理探測:主要是利用紅外線,測試外牆及屋景的含水量。因為教堂外殼有較頑固的滲水歷史,這樣的測試,對日後採取哪種維修的方式,起了重要的指引作用。其餘是地質試探,以確定地下水位和石塊基礎的穩定性。
4.歷史引證:除了盡量保留建築物翻修前的面貌,還要參考手上的歷史文獻,改正過往不適當維修、更改而造成偏離原來面貌的增減。這對後來贏取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區《文化遺產》榮譽獎,起了關鍵性的作用。
5.內環境的改善:教堂是集體崇拜的場所,使用率極高。隨著周圍環境的不斷變遷與使用者要求大幅提高,昔日缺少的設備,今天看來都變成必須,而增加這些設備的同時,又不能光以追求科技為前提而破壞了建築原風格的完整無缺。在這方面,設備工程師與建築師之間的緊密合作絕對起了關鍵性的作用。
6.科技的探研:基於上述的考量,適當應用先進的科技,採用了體積小而功率大的設備件與系統,安全的管線,耐久性的外塗料,防水漆等等,都大量提高了這座教堂建築物的功能與品質。
7.與使用者的溝通:教區領導是這工程項目的委託方,但使用者卻是廣大的信眾。意念上,這些使用者互相之間不一定存在同樣的共識。建築師的工作是要廣泛徵詢,聽取不同意見,經過適當過濾,然後應用到工程上。這樣的過程,無可避免多花了時間,多起了一些示範樣板,同時也可以省卻日後更麻煩的變更和處理。
8.財政管理:古建築維修從來就是費用頗大的投資,但教會的收入來源主要靠信眾捐獻。從零開始的新建設,較易估算成本,但維修項目卻包含很多隱蔽和不可預見的開支。為避免出現超支的情況,工程開展時就須有一套完善的成本控制辦法,而這方面,材料測量估算師即時的介入十分重要。這項目得到香港李嘉誠先生家族,以教會每自行籌得一文,李氏家族即相應捐獻一文方式資助,所以在財政管理方面,盡可能要清晰準確。
9.護土牆維修工程:教堂範圍內的護土牆,因已收到香港政府<土力工程署>發出的維修令,故此,在整體項目全面開展之前,以委派土力工程顧問優先處理。
因應修復過程進行調查 確保品質
在項目全面開展時期,我們因應以上情況,採取了下面的措施以確保承包商能按照委託方要求施工:
1.加強專家隊伍之間的經常性溝通,編成完整詳盡的圖紙與招標文件,準確估算工程價格和施工時間,安排一些專業工種,例如:防水、照明、音響、彩色玻璃化窗安裝等部分預先招標。
2.按照外牆與地基探測結果,擬定一套完整的防水技術要求,邀請專業承包商提供技術資料及施工程序,邀請材料供應商提供適當的粉飾材料以配合外牆防水處理。
3.按照已完成的結構探測,針對唱經樓(教堂正門上的夾層)出現的裂縫,提出徹底的修補方案。
4.由於教堂內部空間的體積與高度頗大,施工的棚架也須有嚴格的要求。這在招標文件適當地反映出來。工程進行也要照顧使用者,不能過分影響日常崇拜活動。
5.設備的更新佔了極重要的位置。首先是要符合現代的安全標準,尤其是增加消防設備,包括感應器、警報系統等等,即辦妥向消防局的核報批准手續。供電方面,由於結構是花崗石組成,全面埋藏管線不是一個可行的選擇,在容許的範圍內,我們做到管線沿暗角敷設,以免影響觀瞻。空調設備的更換,採取了水冷分體系統,免除了風管外露情況,而分體機佈置在窗底,與外牆連合,適當地加上裝飾,達到了隱蔽的效果。
6.室內照明系統,在這樣大的空間裡花費是意料中的事。由於種種原因,我們找不到顧問工程師願意提供專業服務,退而求其次,要求投標商一併提供設給與施工服務。分析回標時,我們注意到造價的問題,嘗試要求投標者把設備的份量減少50%。經過5次實地模擬測試,發現中標方原來提出的方案正確。
7.音響設備方面,引用了先進的工作室電腦模擬設計,代替了傳統的擴音裝置,確定了迴響時間不超過1.2秒,保證系統能清晰分辨及傳播語音。
8.其他裝修材料應用:教堂內部的某些物件,已很難達到跟原來模樣絕對吻合。在選擇替換材料時,除了盡量尊重建築物的格調,我們也注意往後的維修護理。大理石地板是個好的例子,說明問題所在。最後決定的是找了一般在市場容易買到的種類,以方便日後必須的更換。

經驗總結
前期工作與維修策略極其重要,經驗豐富的設計隊伍與各專業之間的溝通非常重要,而建築師扮演了關鍵的角色
在選擇施工隊的過程,招標文件充足,事先審核投標者專業資格、經驗、人手調配是否適當,決定日後工作能否順利進行,工程開支能否控制在預算內
實地測試,檢驗等程序,佔了重要的位置,而其中所需的開支也要預先預留,以免產生資源不足的情況
與委託方、使用者有充分的溝通,可以令工作順利進展。由於教堂是公眾場所,我們在裝修的不同階段,也邀請了教堂信眾代表實地觀察,並提出意見
聯合國教科文組的獎勵,可以推動更多、更好的古建築維護項目。我們付出的人力、物力資源,通過<文化遺產榮譽獎>,得到了有力的肯定。 更好的古建築維護項目。我們付出的人力、物力資源,通過<文化遺產榮譽獎>,得到了有力的肯定

哥達德萊克大樓(Gota de Leche building)毫無疑問是一座國家級地標,是菲律賓建築史上不可替代的標誌。
大樓修復之後,國家歷史協會即為它設立了第二個歷史紀念碑,以表彰其建築上的卓越成就。而大樓的第一個紀念碑是表揚「嬰孩保護協會」(La Proteccion de la Infancia) 的開拓性和歷史性的工作,因大樓是由協會所建成的。
馬尼拉中部的「大學地帶」是大型私立大學的集中地,亦是市區重建的起點,哥達德萊克大樓的修繕工程對該社區的重建有重要意義。該區的改造,開始於遠東大學重修校園內建於1930至1949年間具有裝飾藝術(Art Deco)風格的建築。漸漸地,區內類似的歷史建築相繼被修復和再使用,這些文物遺產的更新,使該區重拾古樸風味,為馬尼拉帶來了本不可能出現的人性化生活,亦在馬尼拉意識中注入早已消失的那份驕傲。
還有,由於地方當局並不支持文化遺產保存,哥達德萊克大樓的成功修復更顯示私人力量在文物保護方面的勝利。
今天,修復後的哥達德萊克大樓就位於大廈林立的S H羅育拉大街(S H Loyola)上唯一一片小草坪的背後,街道上車水馬龍,當交通擠塞時,車內乘客都會把目光投放在這片細小的草地上,懷緬昔日大街仍稱為拉蒙托大街(Calle Lepanto)時的模樣
哥達德萊克大樓成功地向馬尼拉人展示了古舊建築仍可運作;亦仍然非常適合現代生活使用。從哥達德萊克大樓和遠東大學校園的修復,可以看到及欣賞到在「大學地帶」剛萌芽的社區更新的景象,這或許可以引起馬尼拉其他舊區的更新。
這個修繕項目的指引很簡單,業權人只要求建築物修復後可繼續作為他們的慈善活動場所,多餘的空間就用來出租
自1917年建築物落成後,業權人「嬰孩保護協會」就一直使用這座建築,進行名為「點滴牛奶」(Gota de Leche)的計劃,為貧困嬰兒及孩童提供免費兒科服務及牛奶。
哥達德萊克大樓佔地3,318平方米(約1,000坪),座落於擁擠的「大學地帶」,即馬尼拉著名的大學區。大樓由阿卡迪歐艾雷蘭多(Arcadio Arellano)於1915年設計,1917年建成;阿卡迪歐艾雷蘭多被尊崇為菲律賓建築之父之一, 哥達德萊克大樓亦是公認為菲律賓建築史上的一個標記。大樓基本上是一座單層建築,座落於馬尼拉其中一個最擁迫的地區之內,現在被毫無特色的中型建築物所包圍。
哥達德萊克大樓的修復方案只要求將建築物回復原來面貌,但必須拆卸後期加建用作出租的部份,使大樓至大街的視線無阻隔,並使車輛可以直接駛進大樓後面以往用作停車場的地方,這地方是預留作學生文娛中心之用。
業權人對哥達德萊克大樓的修復有三個目標:
a. 重新喚起公眾關注這歷史悠久、自1907年起一直進行至今的「點滴牛奶」計劃。
b. 保留大樓作照顧和養育嬰孩的地方。
c. 作為首個國家婦女權利中心。
此外,業權人還要求建築修復後有以下功能:
d. 「點滴牛奶」及「婦女權利基金」(Kababaihan Laban Sa Karahasan Foundation)共同使用哥達德萊克大樓。
e. 地面的寬闊接待區用作「婦女權利基金」的展覽和會議之用,但亦開放給社區使用。
f. 在接待區的上層,即昔日的會議室則改作展覽廳,展出「點滴牛奶」計劃的歷史。
g. 建築物修復至原貌:清除後加的結構,回復昔日已廢棄的前園景觀。
現在的哥達德萊克大樓與它的歷史背景相互交纏,大樓由「嬰孩保護協會」擁有,協會是由一群傑出的政府衛生和勞工官員於1907年成立的慈善團體,當時菲律賓仍是美國的殖民地。「嬰孩保護協會」是亞洲首個提供幼兒照料和免費牛奶的機構。國家歷史協會於1977年10月在建築物上安裝的紀念碑,展示了「嬰孩保護協會」在菲律賓歷史上的重要性。
1917年落成的大樓,是為了「嬰孩保護協會」推行「點滴牛奶」計劃的慈善工作而建造。大樓由阿卡迪洛艾雷蘭多設計,他是美國殖民時期的第一代菲律賓建築師,被尊崇為菲律賓建築專業的始祖,他創辦了可能是菲律賓首間的建築和測量事務所,也是總督塔夫特(Taft)於1901年聘用的首批建築顧問之一。阿卡迪洛艾雷蘭參考了佛羅倫斯的一座名茵若善提孤兒院(Qspedale degli Innocenti)而設計哥達德萊克大樓,該座孤兒院是由建築師布魯諾拉琪(Brunelleschi)於1421年設計和建造。
阿卡迪洛艾雷蘭的其他作品,包括與他的兄弟共同設計的作品有:立法大樓(現今國家博物館)、馬尼拉郵局、大都會劇院、菲律賓大學、分佈於菲律賓各地的省級議會大樓等。不少阿卡迪洛艾雷蘭的豐富建築遺產都在第二次大戰期間被破壞,亦有很多於1946至1960年戰後重建時被拆卸,現在碩果僅存的作品,也受到市場主導的發展壓力和缺乏法令保護的嚴重威協。
哥達德箂克大樓位於擁擠的馬尼拉中部的「大學地帶」,是菲律賓主要大學學府所在地,由於這地區已不能應付數以萬計學生的發展需求,發展壓力相當大,分區規劃實際上已名存實亡,沒有國家級或地方級的保護法例可以保護類似哥達德萊克大樓的文化遺產。哥達德萊克大樓由於佔地廣闊,達3,318平方米(約1,000坪),亦未被充分利用,而且又位於馬尼拉地價高昂及開放空間非常有限的地段,自然成為發展商的目標。「嬰孩保護協會」已不斷抗拒發展。
保護方案於16個月內完成,當中包括全面研究和記錄建築,準備建築圖則和施工。建築物的總面積是377平方米(約120坪),由於大部份的建築材料和手工藝技術在今天仍然沿用,因此,在修復中使用的技術和材料都能配合原本樣式。工程的總承包商是一位熟練的木匠,曾經與項目建築師一同參與不少修復工程,所以他不僅具備超卓的修繕技術,還清楚明白真確性的意義和要求,他是維修隊伍的傑出領導者。
建造方法和材料:
建築物原來是以混凝土作結構和外牆,木材作地面和屋頂,鍍鋅鐵皮鋪砌屋頂。建築物奇蹟地沒有受到二次大戰破壞,因此整座建築物在修復時是完整無缺,基礎與結構系統仍然保存完好。
大多數原來的木門窗仍然保留,因此不需復修。窗戶由凱皮斯貝殼(kapis shells即Placuna placenta)造成的格子所覆蓋,是典型的菲律賓窗戶形式。由於木材和凱皮斯貝殼短乏,馬尼拉已沒有這類窗戶,而需要從馬尼拉東南部的阿爾貝省(Albay Province)複製過來,那地方仍保留著這個傳統技術和材料。
1950年代由於安裝空調而將房間的天花板降低,在拆除後加的天花後,原來的木製天花板重現,狀況仍然完好。因此第一樓層的所有天花板、灰塑、雕刻、外露樑架及其他木工構件均是原件。
項目建築師攜手與鐵匠使用傳統技術去修葺和更換缺失及損壞的鐵柵,參考建築物內仍然留存的鐵柵,並重新使用已失傳的方法,在鋼條上鉗上圓環和鉚釘,同時亦為鐵柵製造鉛製裝飾鑄件。
最低層的磚瓦地面,全部用跟原地磚一式一樣及由同一廠商生產的地磚替換。
牆身和天花板的上彩和修繕由莉莉安梅娜芬女士(Ms . Liliane Mahanan)負責,她曾經培訓過一隊善長於傳統牆身作修飾工藝的油漆隊伍。
修繕工程中有一些項目需要對建築物作出改變,最主要的改變是拆卸所有增建用來出租給鄰近大學作教室的部份,拆除增建部份後回復了哥達德萊克大樓的原來設計和面貌。
第二個改變是將最低層的夾樓層更換,改成只佔原來樓層一半空間的夾樓層。為了保存建築物的真確性,夾樓層的結構獨立於原來的結構。修復工程並沒有改變建築的原來用途,仍然保留它原本建造的用途。
從修復計劃中學習到最重要的課題是文物建築物應該再循環使用,它們還合符現代使用的需求。哥達德萊克大樓的修繕就技術上來說並不是活化再利用,它是將一座文物建築修復,給原業權人作原來的用途,還為社區提供開放空間。由於建物對外開放,使馬尼拉市民更加意識到馬尼拉的文化遺產逐漸消逝,其實,這些遺產是可以再使用及切合現代用途的。馬拉尼大部份經修繕後再使用的建築都是不對外開放的,哥達德萊克大樓則是極少數對外開放的歷史建築。
這項小型修繕計劃為馬尼拉和菲律賓的文化遺產保存運動帶來高度關注和影響,現時在國家或地方層面並沒有特殊法例保護這些文化遺產,在「國家建築物規則」中亦沒有規範這類性質的工程,也沒有經濟誘因去吸引文物保存,因此整個修繕的經費都是由「嬰孩保護協會」負責。
計劃並不期望政府補助未來維修費用,「點滴牛奶」計劃的捐款可提供適度的維修基金,其他資金則來自出租辦公地方給「婦女權利基金」和出租大樓後面的新建築物作學生及社區用途的收益。這修繕項目絕對是一個私人機構提供利益給地方社區的項目。
「點滴牛奶」計劃是服務社區,當診所開放提供兒科照顧和餵食服務,大樓的大門就會開啟,讓計劃的使用者分流入內。「婦女權利基金」的大門則經常開放,為區內婦女提供輔導服務,他們還提供以社區為服務對象的訓練研習班及其他公共活動。透過這兩個基金會提供的服務,社區人士有很多機會進入這座大樓。
修復後的哥達德萊克大樓已確立為區內婦女和孩童的社區中心。
大樓周遭的環境反映了馬尼拉市正日漸老化,哥達德萊克大樓以前亦如鄰近建築般殘破,但修復後卻煥然一新,再造的前園成為擁擠和污染的S H 羅育拉大街上唯一一片綠色空地。連同旁邊的遠東大學已修復的建於1935 – 1955年具裝飾藝術風格的校園建築,修繕後的哥達德萊克大樓證明良好的修復計劃是改善馬尼拉生活素質的重要方法之一。
希望這計劃能成為在馬尼拉甚至國內其他地方的歷史建築修復和再使用的典範,並且顯示出建築物的再使用可以為社區活動提供更多空間,這類空間在現時的鄰舍範圍內並不存在。
文化遺產在馬尼拉(甚至菲律賓)並不是重點或公眾關注的焦點,哥達德萊克大樓的修繕是史無前例的,項目純粹是由於私人基金會意識到它的文化價值,於是決定修繕,以延續自1917年起從沒有間斷的慈善工作。
這計劃最重要的是它帶出來的訊息,向反對保存文化遺產的馬尼拉當局和人士證明,歷史建築對現代馬尼拉人的生活是有價值的,可應用和可符合現代生活的要求的。
哥達德萊克大樓是重要的文化遺產,因為它既體現了「點滴牛奶」計劃從1907年開始已進行的服務;而本地建築界對這建築物亦推崇備致,公認為屬於國家級建築。
哥達德萊克大樓的修復計劃顯示了文化遺產的可造性:修復後的大樓部份空間出租給「婦女權利基金」,部份就出租作為社區和學生設施以賺取額外收入。
哥達德萊克大樓也展示了文物建築適用於現代生活方式,公共空間可以作為社區之用(會議室、展覽空間),加上計劃中為學生提供的服務空間(餐廳、互聯網咖啡廳等),以及建築物後部的手球場改建為小型劇院,以發掘有天份的人才並加以培養。
試想想當馬尼拉的學生可透過參與活動而親身體驗一座文物建築時,修復後的哥達德萊克大樓便會漸漸地在「大學地帶」的學生腦海之中留下印象。這可以證明文化遺產並不是奧妙精深的學術概念,而是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哥達德萊克大樓修復計劃為文化遺產帶來生命,在逐漸老化的馬尼拉中,許多文化遺產都因“發展”而慣性地被拆卸,哥達德萊克大樓卻成功把文化遺產融入現代生活中,實屬非常罕有的例子。
哥達德萊克大樓於1917年建成,當時菲律賓仍然處於美國殖民時代,建築師阿卡迪歐艾雷蘭多被視為菲律賓建築界早期的明燈。這座小型建築卓越之處不僅在於它對菲律賓建築歷史上的貢獻,亦同時因為「點滴牛奶」計劃在此大樓中實現從沒間斷的人道使命,至今大樓仍繼續其原有功能,為貧苦兒童提供兒科義診和牛奶。大樓位於市區最擁擠的地區之一,修復後部份開放給公眾作社區中心使用,在這個慣性為發展而拆卸古蹟的城市中,哥達德萊克大樓這例子卻清楚表明:文化遺產不但可符合現代生活的需求,更可以互相配合。

哥達德萊克大樓(Gota de Leche building)由阿卡迪歐艾雷蘭多(Arcadio Arellano)於1915 – 1917年設計及建造,是菲律賓美國殖民時期的最早期建築物之一;也公認是菲律賓建築歷史的重要地標之一。哥達德萊克大樓是菲律賓建築祖師阿卡迪歐艾雷蘭現存的少數作品之一,建築的設計靈感源自倫羅倫斯的文藝復興時期的一座建築精品,由建築師布魯諾拉琪(Brunelleschi)於1421年設計的茵若善提孤兒院(Qspedale degli Innocenti)。哥達德萊克大樓自從1917年開始使用以來,從未間斷履行它的人道使命。大樓由建築師奧圭斯托 維拉倫(Augusto Fabella Villalon)於2002年修復,結構工程由Jainab Tajil-Atillero負責,文物修復則由莉莉安梅娜芬女士(Ms . Liliane Rejante Mahanan)負責,景觀修復則由景觀建築師Anide Leon完成。
一個國家必須有此記憶以提供內聚力,連續和認知的意識,經過愈長,國家認知的覺醒就愈大。
認知
二次大戰結束,國際化和極簡化造成了疏離、衝突、健忘,各種不同城市都喪失了認同,不祇在已發展世界.也在新興國家發生,在現有經濟全球化,跨國消費意織和全球文化的出現,城市實質上支離破碎,社會隔離和精神枯竭,城市看起來都相似,因有相似的設計,速食品,品牌店和相似都文化,正式和非正式城市結構,核心和外圍,都市和鄉村住民的差異逐漸擴大和經常發生衝突。
這負面趨勢啟動了從政府至地方社區各社會層面的反感,他們有共同企圖去創造地方認知,再發掘獨特特徵,再組合破碎的都市結構,再建立社區意識,再獲得自我,這動機不祇是從觀光和投資中獲得經濟利益,也從文化和政治上所獲得。
共同體
從上而下方法,認為人們在發展上幾乎沒有選擇,他們不能滿足社區和個人不同的慾求,有許多過去保存方案中顯示他們忽視原始社區,而只注意到建物商業和物質上的層面,大部份舊有都市結構都被政府或開發者接收,而祇是外殼被再利用或做商業同途,或更壞情況,所有舊建物都被徹底破壞,而後被新建物或新功能所取代。
不同的社區工作者和非政府組織,正快速以不同方式透過區域力量去建立社區環節,治療社會和種族的隔閡,再次控制他們自己的抱負和保護他們自己的資產。
為了延伸他們力量,不同資產組織和工作者,組成了同盟和聯絡網,甚至和政府組織,國際組織合作並獲他們支持,以加強他們同盟形式,不管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方式,我們和所有不同的擁有者,挪向更均衡伙伴和合作關係。
持續性
我們體認到人文和人類族群生存端視如何照顧好環境,如何和其他人維持和諧關係,生態,經濟,社會,文化的持續成為我們今日主要關注的事,以確保過去至未來的連續性。保持,保護,修護,活化我的材料和古蹟是社區文化體的目標。
親密性
家是人類最重要地方,可讓家人感到安全,滿足和自傲。我們能用房子,鄰居,地區,城市甚至國家來聯繫家。家的意義是透過親密性來形成,是由於他習慣於居位地區中語音。一個人日常例行生活包括生活,工作和玩要,形成了對建物形式和空間的認知和影響。
人是家庭一部份,家是社區一部份。個人的經驗由於社區分享,也深埋於特定地方住民共同的記憶。
成熟度
時間是重要因素。從嬰兒期至成人中平時發展的親密性,有時他需各世代去確保成熟及親密性直到深入於共同記憶中。
當代速食和速成文化,使得事情變得非常快速,包括建物環境,及時享樂和快速滿足,促成迅速改變和健忘,不連續及和過去的完全分離、?壞,使得再發展、再建築成為今日的使命。
我們應該回到〝慢〞形式,以便讓〝發酵〞過程的發生自然些,經由減速程序的改變,我們將再結合現在和過去,以更成熟程去處理和治療失去的記憶。
連續性
城市是人們記憶的總合,社區所創造累積的貢獻沿著歷史時間線而行。由上一代傳到這一代資產,如都市成型,建築物和其他人工添加物都實質化,形成都傳統。
為了下一代,我們不得不延伸資產的生命週期,仍確保能和他們的根連結,且傳送過去的記憶至未來。
如此,我們必須組成市民同盟,社區網和各擁有者的結盟,以為保存和發展間求平衡,並確保建築環境的祥和演進。
教育
為了確保連續和持續我們必須透過訓練和教育,加強一般社區居民的能力。己逝去的工匠和傳統技藝必須予以復甦和復活,且和當代創新和現在科技提昇相結合。
建築有許多配置:形態學上的,社會學上的和象徵性(外觀、功能、意義)。他是從藝術利科學,從哲學到工程經由許多訓練所得交會點。所以在這複雜和內部互相關聯事物上,內部訓練方式是必須的。
建築師,學院派者,學者,訓練者,專家在透過各種方式做社區教育的促進者上扮演重要角色。他們必須幫助他的社區去尊重和感受他們自己的遺產,教導他們了解現有平常結構和人工建物,訓練他們發掘他們的自己的資產,和維持傳統和提昇他們自己遺物的專門使用。
保存意即為了現代及未來一代所做社區文化體的滋養。
我們傾向於容忍接受我們的環境,我們忘記花時間去了解和感觸城市組成是什麼,或許,因我們習慣於改變和許多我們的環是相對的新和改變,以致於我們不再察覺到。(薇薇安芭卡拉遜娜,國家發展部長,新加坡,於2002年mAAN新加坡研討會上)
從2002~2003 UNESCO亞太文化資產獎得主所學習到
自從2000開始UNESCO位於曼谷的亞太文化諮詢委員辦公室就頒了亞太文化資產獎給許多亞太區域內的傑出保存規劃案,以肯定個人、組織或公司以私有或公有領域,在位於亞太區域內建物、都市區塊、小鎮的保有和修復所做傑出成就。
傑出獎項種類必須符合下列標準:
清楚表達資產價值以便透過保存傳送地方精神。
建物的正確使用和適用。
在保存工作上能清楚說明建物在文化、社會、歷史和建物特點。
在說明建物特性上能了解保存/修復的技巧上問題。
正確原料的使用。
有關於建物個性和原來場所品質,如何好好使用新元素和創造新的解決技巧。
對於過程中和產出物貢獻於周遭環境,地方社區文化和歷史軌跡的持有態度。
規劃案在保存實務和政策上的影響,包括地方上的,國家的,區域的,國際的。
正在進行的社會-經濟變動和規劃案的關聯和未來使用和維修的供應。
˙規劃案方法的技術上的一致性、複雜性和敏感性。

傑出得獎者

Cheong Fatt Tze(成肥記)官邸,檳榔(2000)
這案子被挑選為最傑出得獎者,因它在保存檳榔社區的歷史和文化資產上有異常的成就,歷史的保存是經由小心翼翼的廣泛使用研究在建築,傳統工匠技藝,和傳統原料於修復上,進口原料配合原來和進口的技藝工匠確保施工方法的真實性,所需技巧基於吻合的科學分析而被復甦使用。
經由地方政府迅速扮演強力資產保存者,在檳榔的資產保存步伐產生巨大的變動和影響,刺激了周邊環境建物的修復和再使用,和把他的修復案做為範例遍及整個城市和其他廣大區域。

河安(和安)
這個案子顯示保存策略的成功能被完成在於社區裏面的整個基地透過國際專家和地方工匠遵循已規劃好的觀測,挑選和修復所做的技巧。經由提供技巧訓練於當地工匠和再建造期問知識的傳遞,而讓此成為歷史保存教育的典範。
私人和商業使用的不同促進了社區長期的變動,而這些變動是經由生產商業化和國產品多樣化的歷史傳統的持續而形成。

全瓦 帕克希瓦倫 哈維里 拉加斯坦(2000)
此案是一個非常惡化歷史建物的復建,恢復到原來情況,並賦予延續生命,此修復成功案例是由當地傳統工匠和使用當地原料完成,因為他們都符合經濟和技巧實務。
在復建過程中,大量地方工匠被招募,分派長期經濟利益予社區,幫助許多匠師建立他們自己建築工廠特別是歷史復建,案子的高知名度透過他的創新增加了大眾對於這800年歷史琥珀小鎮的主要規劃保存的作品的支持。

雅加達國家資料館(2001)
這案子是私人領域修復專家,考古學家,政府保有專家和地方匠師共同努力完成。300年古殖民時代官邸被賦予新生命和堅強教育使命成為當地文化中心。
這復建完官邸不只是保護印尼資產的重要地標,也刺激了雅加達周邊地區環境的再生,不管政治不確定性它仍是成功保有的好樣本,它的成功激發了在歷史保存上原本就有的機會的覺醒和感激市民和大眾的角色,開啟在資產保存未來合作的道路。
阿奇切特拉格夫堡壘 拿可爾 拉加斯坦(2002)
這是一個經由技巧的了解,多平面的,標準組成保存計劃複合組成對一已廢棄和破壞的12世紀堡壘所做大規模的修復,經由各種層次介入以符合所遭受破壞來執行簡易化的方法。
嚴厲的保存步驟結合現代科學技巧和恢復傳統工匠和原料的應用,去掉不協調增建物和採用新基礎建設服務設施以便允許現代住宿使用,經由這些作為,安排至保存這地的意義,使建築和景觀更具體化,捕捉和尊敬各不同時期於保存工作的組合。正在進行為建立一生命研究實驗室,提供教授和學生有價值教育領域,回報給當地民眾一大型開放空間做為慶典文化表演,宗教儀式集會點,所以給予了要塞豐富歷史的連續性。

從化市 廣裕祠(2003)
這傑出個案是一個地方資產保存的突出範例,他經由鄉民,政府官員,技術顧問的配合克有限資金而完成,經由涵蓋和明確的方法以隨時支持修復規劃可確保持續性。經由深思的抉擇和高水準的傳統技師小心翼翼保存建物歷史改變的配置,這案子是遵循威尼斯憲章和拿拉條款透過嚴厲方法得到真實靈敏易受影響的文件,評估和詮釋建物資產價值,這建物成為小村歷史的生活紀錄,也捕捉了從宋朝至現代的中國歷史軌跡。

成功關鍵
上述案子能贏得最高獎項和肯定是他們能成功的清楚說明資產價值,意義和地方精神,同時也因正確的使用和適應新的環境,他們的傑出在於闡述保存案中社會,歷史,建築重要意義上。可以證明他們能完全了解當遇到相關技術保存的問題,能使用正確的建築和結構技術,應用正確材料,和成功的加入新元素和新解決技術。

計劃案還包括能提供有價值的貢獻於社區文化單位,對於保存實務和政策有實質影響,並使之更有生存活力和持續性。

後記
大龍峒保安宮修復計劃主要表現於其技術成就,及其為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之雄心範圍之廣與用心之深。

該專案採平衡方法,在使用現代科學保護方法和傳統建築及裝飾工藝之間取得了平衡,以盡其所能地恢復此一歷史建物之原貌,其對修復細節之審慎,注意,及對此專案之慷慨贊助,在保護此建物之宗教和建築上具有重大意義。

從計劃中得到的知識和技術傳送至廣大社區是極其重要,所有文化體認能夠獲得保證和對自己文化資產感激,因自我肯定和從下一代得到滋養。

參考
1.此報告提出於2004年5月2日~6日由台灣台北大龍峒保安宮舉辦的文化資產保存國際研討會。
2.作者是國立新加坡大學建築系高級研究員,專精於東南亞建築和城市的歷史,理論和形態學,mAAN(現代亞洲建築網)創始委員,IAI(印尼建築師協會)專業委員,ICOMOS 科學委員會委員,亞洲學院資產保存分會委員,為一國際保存專家並被指定為UNESCO亞太文化資產獎評審委員(2002開始)。
3.“2003資產獎光榮評價列舉”, “2000~2002 計劃大綱和列證”,“2003曼谷UNESCO 亞太文化資產保存獎”
大龍峒保安宮古蹟保存經驗

摘要

本研究係將大龍峒保安宮不透過政府古蹟保存機制,並放棄政府補助,自力籌措全部經費、自行統籌、監造,並採昔日主匠合作興造模式,由業主從各地找尋合適匠師直接與匠師對話、互動,並為求品質保證以點工制方式計資,同時結合傳統工法及現代科技,並在修復進行時,除做詳細測繪外,同時進行損壞調查並擬定維修對策。不論是在使用傳統工法或現代科技上,保安宮所採取的多項修復措施均可說是國內古蹟修復工程首次創舉。其整個修復工程所獲得的成效以及對台灣古蹟保存的影響進行研究。

Excerpts
This research is the depiction that Baoan Temple did not restore through the conservative function of government but just restored by temple itself, meanwhile, Baoan Temple gave up the subsidy from government and raised all the fund by itself too. It also planned and supervised the whole construction as well as adopted the model that the owner and craftsmen cooperated each other, the owner looked for suitable artisans and craftsmen from various places to discuss and active directly.

In order to pursuit the superior quality, we counted on the wage basing on the way of hour-work system, on the process of restoration, combined traditional skill and modern technology, we, synchronously, made the work of damage investigation and drew up restoration policy right away. No matter on the modern technology or traditional skill, some of the restoration policy adopted by Baoan Temple was unprecedented in domestic historic relics conservative construction. The efficiency from entire restoration conservation and the influence on historic relics conservation in Taiwan was under research.

目錄

前言
(一)、研究動機及目的
(二)、研究方法

歷史源流
(一)、大龍峒的開發與同安人的移民
(二)、從閩南到台灣保生大帝的信仰
(三)、保安宮的創建與建築藝術及歷次重修概況


關於此次修復計畫概要與目的
(一)、修復進度與時間流程
(二)、修復的考量與說明
(三)、修復的規模與成本
(四)、建築物損壞調查暨修復對策
(五)、傳統建築材料及工法
(六)、現代科技加入修復工程
(七)、修復建築物的改變
(八)、工作團隊的管理
(九)、計畫的延續性與未來使用及維護管理
(十)、學習到的理論與經驗
(十一)、未來維修基金的準備

修復後再利用

結語

參考書目

亞洲近代建築網絡(mAAN)國際會議以「地方遺產的保護與復興」為題在上海舉行十月二十八日在上海展開了為期四天的「近代亞洲建築網絡」(modern Asian Architecture Network)第四次的國際會議(mAAN4),此次會議以「地方遺產的保護與復興」為主題,邀請來自亞洲各地,包括日本、台灣、香港、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度、土耳其、斯里蘭卡等國家,共有一百多篇論文參加評審,大龍峒保安宮董事長廖武治以《大龍峒保安宮古蹟保存經驗》為題,提出論文,經三次審查通過,並出席會議作報告。向與會國家分享保安宮古蹟保存的經驗,這不僅是一種榮耀,深一層的意義更代表著對於文化的用心層面、對於世界文化資產保護的努力獲得世界肯定。

這一次的國際會議是由亞洲近代建築網絡(mAAN) 與上海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上海市城市規劃管理局共同主辦,並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世界遺產中心等單位協辦,開幕時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文化顧問理查.安哲赫德博士Dr.Richard A. Engelhardt亦應邀發表專題演講。

亞洲近代建築研究與近代建築保護,已經成為亞洲城市研究以及地方遺產保護中重要組成部分,尤其是進一步認識亞洲眾多殖民時代成長起來的城市與地區的工業化、城市化和現代化過程與特徵,認識由此形成的城市型態與建築風格以及他們的歷史價值,進而探索具有亞洲特性的遺產保護觀念與保護實踐,都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亞洲近代建築網絡的第四次會議圍繞此一宗旨,以觀念的、技術的、歷史的、理念的以及實踐的等不同視角,展開各種相關討論,獲得思想交流與新領域的拓展。

與會國家所提論文,大都針對如何將舊有建築,不論是單獨或整個區塊作保護與再利用,以留下城市的歷史傳統與建築精華、保護歷史文化,並可滋養不同時期的文化特色,以用作旅遊、展覽場,開展文化活動,此項工作規劃已成為建築新的課題。尤其是中國大陸,在北京、南京、蘇州、杭州、西安等地,以整個古城作保護,在上海外灘、南京路和老城區,做出歷史地區的保護規劃,其他租界地的城市,都同樣的進行不同的保護與再利用,以滿足他們的觀光景點來發展經濟。